解決後顧之憂 民衆才敢消費 | |
http://www.CRNTT.com 2009-04-20 10:46:14 |
第一季度的宏觀經濟數據出爐,比悲觀派預期的好一些,但6.1%的GDP同比增速,的確還不能令人過早樂觀。畢竟,世界範圍內的經濟金融危機尚未見底,中國經濟要獨善其身、要“保八”,任務的確很艱巨。隨著外部經濟環境的惡化,越來越多的意見認同,應該把經濟發展的重點從依賴外貿轉向挖掘內需。 在外貿、投資和消費這三大需求中,過去,外貿長期一馬當先,消費和投資發展則相對平緩。當前來看,外貿要在短期內恢複是很難的。一方面全球經濟萎縮,對中國制造的需求自然下降了,另一方面,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我國企業要在外貿市場開拓疆土又增了一分難度。投資方面,一季度在政府大規模投資的拉動下,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相當強勁。剩下的另一駕拉動經濟的馬車就是消費。隨著我國對擴大內需的日益強調,各界對消費市場寄予的期望也越來越高,商家打折促銷活動此起彼伏。 然而,拉動消費就等同於打折促銷嗎?第一季度,商家借著節日加強促銷,的確拉動了一波消費強勢,但這種消費熱情可以持續多久很難判斷。連續的、頻繁的打折促銷是否會邊際效應遞減,造成消費者的“審美疲勞”?筆者認為,拉動消費的長久之計絕不在於多打幾次折扣,而在於充分喚醒、激發潛在的消費市場。保持消費動力,不僅要創造商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培育消費市場,激發潛在消費者的消費能力。 讓過去不怎麼消費的人群開始消費,讓有能力消費、卻不願意消費的人群擴大消費,根本問題在於解決消費的後顧之憂。為什麼國內儲蓄率一直居高不下?因為有相當一部分人即使掙到了錢也不敢花,更傾向於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百姓內心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以及對既有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之處的顧慮。如果政府部門可以把這些老百姓所擔憂的“不時之需”充分考慮到,例如在教育、醫療、失業風險等方面加強民生保障,增加人們的安全感;再如在一些政策措施上強調長期性、連貫性,降低人們對未來不確定性和政策突變的擔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放老百姓的“錢包”,讓大家有大錢的敢花大錢,有小錢的也敢花些小錢,把各自的消費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從而形成龐大的、多層次的消費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