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常修澤:親歷南美動亂後的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09-04-23 11:30:14  


 
  新“左翼社會運動”釀成動亂

  為解決“激進的自由市場經濟”所帶來的“貧富差距拉大”問題,拉美有的國家近年來採取新的被稱為左翼的經濟社會改革路線。在這方面玻利維亞比較典型。

  2005年12月,貧困的土著農民出身的“社會主義運動”領袖莫拉萊斯以65%的支持率贏得總統選舉,成為玻利維亞歷史上第一位原住民總統。莫拉萊斯上台後,採取“針鋒相對”的政策,具體表現為:在所有制方面,實行“再國有化”;在分配方面,實行“抽肥補瘦”和用“抽肥”的資金建立全民養老保險等,他們把此稱為“在民主制度下推行社會主義運動”。

  那麼,這場“運動”進展如何?我在玻利維亞達聖克魯斯期間,正好趕上支持總統的土著農民與反對總統的中產階級之間發生衝突,親眼看到利益衝突演變成社會騷亂並實行戒嚴,這給我研究在解決“貧富差距拉大”問題的過程中如何避免社會動蕩,提供了新的實踐資料。

  聖克魯斯動亂的原因是什麼?原因相當複雜,但從經濟轉型角度研究,根源是推行新“左翼社會運動”後,未能協調好經濟利益矛盾,導致幾個方面利益失衡的後果。

  首先是在“國有化”過程中,未能擺平“國有資本”與“非國有資本”的利益關係。玻利維亞是南美洲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國,巴西和阿根廷在玻利維亞有能源利益(據稱,巴西50%的天然氣依賴玻利維亞,阿根廷也是主要客戶),為此,這兩個國家在玻利維亞投資建設石油和天然氣企業,並曾支持莫拉萊斯擔任總統。莫拉萊斯上台後,強力推進天然氣和石油企業的“國有化”。從民族利益出發,是可以理解的,但他沒有處理好被“收回”外資企業的經濟利益問題,從而釀成兩個鄰國的不滿。同時,電訊國有化也有此類問題。這裡深刻的教訓是:在市場化和經濟全球化的歷史條件下,處理“國有化”過程中的“非國有資本”問題,不能照搬前蘇聯等計劃經濟國家“強制實行國有化”的辦法,而應採取當今世界通行的“產權交易”原則。

  其次,圍繞對自然資源的配置,未能擺平中央與地方的利益關係。玻利維亞的自然資源特別是石油天然氣資源,主要集中在東部四省(聖克魯斯省、貝尼省、他日加省和丘基薩卡省)。現任總統主要代表玻利維亞西部人口占多數的土著農民利益,而比較富裕的東部四省地方政府,則是富裕中產階級的代表。在中央政府與東部發達省份政府之間,圍繞對自然資源的控制權和收益權問題,未能協調好利益關係。本來資源稅歸地方所有(中國除海洋石油資源外),但新政府上台後,將資源稅(主要是石油天然氣資源稅)強制“收歸”中央政府所有,從而引起中央與地方關係的緊張。這裡深刻的教訓是:執政黨及中央政府應該統籌好中央與地方、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之間的利益,在資源的占有和分配問題上,反覆磋商,尋找“利益攸關方”大體都能接受的合理方案。

  玻利維亞出現的動亂是中央政府與發達省份之間、資源富集地區與資源貧乏地區之間、土著印第安人與外來移民後裔之間、低收入人群與中產階級之間的衝突,其中蘊含著深刻的利益矛盾。玻利維亞的一些有識之士對此已有清醒認識。他們說,玻利維亞需要建立“民族和解政府”,實行有利於社會和諧的政策。實踐啟示我們,在糾正貧富差距拉大的利益失衡時,應採取統籌協調的做法,避免新的利益失衡。這對於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其他轉型國家的改革,也具有借鑒意義。

  (本文根據常修澤教授在中改院“增長與改革”論壇上的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