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車夫考博 如何讓他心無旁騖

http://www.CRNTT.com   2009-04-30 11:00:49  


研究中國古文字的學者,沒有必要浪費大量時間過外語關。
  中評社北京4月30日訊/光明網今天登出洪巧俊的文章,作者認爲“車夫考博仍然沒有擺脫唯文憑論”。文章内容如下: 
 
  4月23日,復旦大學經過專家考試和校招生領導小組討論,把38歲的蔡偉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擬錄取名單。導師為古文字學泰鬥裘錫圭先生。38歲讀博士并不稀罕,稀罕的是蔡偉只有高中學歷,下崗十餘年——8個月前,他還在遼寧錦州蹬三輪養家糊口,從未想過,人生最大的轉折即將到來。(2009年4月28日《解放日報》) 

  對於一個蹬三輪車的車夫來說,這卻是人生的最大轉折點。但我困惑的是,既然複旦大學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為何非要蔡偉去考博拿個文憑?而不把他直接聘請到大學當教授或者研究員。現在不是有大學聘請明星和退休官員當教授嗎?如果憑專業水平來說,無論如何蔡偉也比他們強。 

  報道舉了兩個例子,一是1997年1月,古文字學泰鬥裘錫圭先生在《文物》上發表文章《〈神烏賦〉初探》,文中提及尹灣漢墓出土的簡牘篇目《神烏賦》,其中的“佐子”不明其意。蔡偉寫信告知“佐子”應讀為“嗟子”,亦即“嗟”,是嘆詞。後來裘先生就在1998年第三期《文物》上,發表了《“佐子”應讀為“嗟子”》,稱蔡偉“其言甚為有理”。二是裘先生說,蔡偉一些想法很有見地,“比如郭店楚墓竹簡《老子》中有一句‘莫之其亘’,‘亘’通常認作‘恒’,從詞義上講不太好理解,蔡偉提出,楚簡中常把‘極’寫成‘亘’,有終極的意思。對我很有啓發。”也就是說蔡偉還能為古文字學泰鬥解難釋義,這在古文領域裡其專業水平不會比一般的古文字教授遜色。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