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中國出口下滑的深層憂慮

http://www.CRNTT.com   2009-06-20 10:27:59  


中國出口的嚴峻形勢令人關注
  中評社北京6月20日訊/《21世紀經濟報導》今天登出錢學鋒的文章,表示中國出口的嚴峻形勢令人密切關注。確實,自2008年8月以來,政府通過調高出口退稅率,鬆綁加工貿易,提高出口信用保險覆蓋率等密集的政策調控措施來穩定外貿出口,但連續七次調高出口退稅率仍無法扭轉出口連續七個月下降的現實。中國社科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陳乃醒近日表示,中國社科院關於“中小企業在金融危機復甦中的作用”的調研報告顯示,有40%的中小企業已經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倒閉,40%的企業目前正在生死線上徘徊。

  關於中國出口受外部衝擊較大的原因,用外需過大或者出口市場相對集中的解釋看似無懈可擊,但實則是“用現象解釋現象”的套套邏輯。再比如,比出口下滑更為嚴重的事實是,即便在出口繁榮期,中國的貿易條件從2000年以來已經下降了21%,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曾經評論的那樣:中國對外貿易“賣啥啥跌,買啥啥貴”。理解這些現象,需要我們審慎而深入地去探究中國出口增長的結構與路徑。

  幸運的是,新近發展的貿易理論為我們揭開謎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根據美國經濟學家Melitz等人最新發展的企業異質性貿易模型(Heterogeneous Firm Trade Model),一國的出口增長主要是沿著集約的貿易邊際(the intensive margin of trade)和擴展的貿易邊際(the extensive margin of trade)而實現的。集約的邊際意味著一國的出口增長主要來源於現有出口企業和出口產品在單一方向上量的擴張;擴展的邊際則表明一國出口增長主要是基於新的企業進入出口市場以及出口產品種類的增加。不同的貿易邊際蘊涵著不同的福利涵義。如果一國出口增長主要來源於集約的貿易邊際,那將極易遭受外部衝擊從而導致增長大幅波動並進一步引發較高的收入不穩定,同時還可能因為出口數量擴張而導致該國貿易條件惡化從而出現貧困化增長現象;但如果一國出口增長主要源於擴展的貿易邊際,那麼將會增加貿易品的範圍而不只是貿易量,不僅有利於使出口國提升多元化的生產結構,也使逆向貿易條件效應不太可能發生。因此,一國應該盡量使自身的出口增長更多的傾向於擴展的貿易邊際。

  國際貨幣經濟組織的經濟學家Amiti 和 Freund 2007年採用HS-10位數中國對美國的出口數據發現,自1992年以來,中國對美國出口的產品種類增加了40%,但擴展的貿易邊際對中國出口增長的貢獻最多不過15%,幾乎中國對美國的所有產品出口增長都源於集約的邊際。我們最近利用HS-6位數對中國與全球200多個國家的總出口的數據進行了深入分析,結果發現,與1995年相比,2005年中國新增加的出口產品種類只有243種,擴展的邊際占總出口的比例僅為6%。這些研究都表明,中國的出口增長主要是來源於集約的貿易邊際而不是擴展的貿易邊際。認識到中國出口增長的二元邊際結構,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的出口增長極易遭受外部衝擊,而且,即便是在出口繁榮期,中國從出口當中獲取的收益卻是不斷下降的。

  因此,當前的出口下滑確實值得憂慮。因為它是一種外部衝擊下的周期性反應。換句話說,即便外部需求企穩,在政府刺激性的經濟政策的作用下出口能夠實現快速反彈,但由於中國出口增長的二元邊際結構,決定了這種反彈並不能扭轉貿易收益下降的局面,也不能保證外部需求萎縮再次襲來時避免下滑的故事再度上演。

  企業異質性貿易理論還告訴我們,只有一國生產率水平較高的企業才能進入出口市場。中國出口增長偏向於集約的邊際的事實表明,中國企業整體的生產率水平還有待提高,而這需要創新。金融危機背景下不應一味刺激和強調鼓勵出口,更應推動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的結構升級,否則可能會將中國的出口增長鎖定在集約的發展邊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