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低碳產業鏈 中國理應佔據高端

http://www.CRNTT.com   2009-08-06 10:58:42  


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是人類長期發展必須面對的嚴重危機
  中評社北京8月6日訊/中國是未來低碳產業鏈上最有潛力的供給方。中國應抓緊培育碳交易多層次市場體系,開展低碳掉期交易、低碳證券、低碳期貨、低碳基金等各種低碳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創新,爭取盡早改變在全球碳市場價值鏈中的低端位置,獲取國家最大的戰略權益。上海證券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文章如是說。
  
  文章稱,除短期的金融危機外,能源危機和環境危機是人類長期發展必須共同面對的兩個更為嚴重的危機。金融危機可以靠短期的經濟刺激得以平複和修正,但是由於大量碳基能源的消耗,而引發的溫室效應、環境惡化和全球生態系統的持續性退化,則不能通過政策刺激來消除,人類走出危機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因此,發展既能實現經濟增長與碳基能源消耗脫鈎,又能實現綠色復甦的低碳經濟就成為當前的全球性共識,而碳金融正在推動低碳經濟時代加速到來。
  
  近年來,在2005年《京都議定書》框架機制的推動下,全球碳交易的配額市場和項目市場逐步形成,並出現了爆炸性增長。2004年僅為3.77億歐元,2005年即上升至94億歐元,2007年全球碳交易市場價值即達400億歐元,比2006年的220億歐元上升了81.8%,2008年即使在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全球性衰退和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全球碳交易市場依然保持爆炸式增長態勢,全年交易額達910歐元左右。據測算,全球碳交易在2008年至2012年間,市場規模每年可達500億歐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場容量為1400億歐元(約合1900億美元),有望超過石油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特別是在上月意大利拉奎那的G8峰會上,發達國家承諾願與其他國家一起到2050年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至少減半,並且發達國家排放總量屆時應減少80%。如果發達國家能恪守承諾,那未來5年將是全球碳交易市場真正蓬勃發展的開端。

  文章表示,對於中國而言,碳交易及其衍生的市場發展前景廣闊。中國擁有巨大的碳排放資源。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統計顯示,目前中國提供的碳減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場的三分之一左右,居全球第二。據世界銀行測算,全球二氧化碳交易需求量超過2億噸。發達國家在2012年要完成50億噸溫室氣體的減排目標,其中一半要以清潔發展機制(CDM)的形式實現。因此,CDM市場潛力巨大。預計到2012年,中國將占聯合國發放全部排放指標的41%,而CDM項目,中國占到2010年世界總CDM潛力的35%至45%,相當於拉美、非洲和中東的潛力總和。

  不過,儘管中國是未來低碳產業鏈上最有潛力的供給方,卻仍不是定價方。由於碳排放權的“准金融屬性”已日益突顯,並成為繼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後又一新的價值符號。隨著碳交易市場規模的擴大,碳貨幣化程度越來越高,碳排放權進一步衍生為具有投資價值和流動性的金融資產。因此,發達國家圍繞碳減排權,已經形成了碳交易貨幣,以及包括直接投資融資、銀行貸款、碳指標交易、碳期權期貨等一系列金融工具為支撐的碳金融體系。碳金融大大推動了全球碳交易市場的價值鏈分工。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