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共同體:兩岸統合與第三憲的樑柱

http://www.CRNTT.com   2009-10-08 00:27:17  


 
  認同的差異:國族與制度的認同分歧

  “認同”(identity)是一個很複雜的概念, national identity一詞可以視為民族認同、國族認同或國家認同,其內容也可以包括對現有生活制度的認同。在兩岸關係上,“認同”問題包括“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制度認同”三種認同。“國家認同”指的是對國家憲政、國號的認同;“民族認同”指的是民族面的認同;“制度認同”指對現有憲政體制的認同。
在討論兩岸間的認同關係時,首先提出“水準性重疊認同”(horizontal overlapping identity)與“垂直性重疊認同”(vertical overlapping identity)兩個概念。“水準性重疊認同”指的是現有多個主體間對彼此相互並存的認同。“垂直性重疊認同”則特別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主體對其歷史的縱貫認同,或作為分裂國家的一方對其未分裂前原有母國的認同。運用在兩岸關係時,筆者曾經提出“整個中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主體的概念(詳請參考〈論兩岸與中國的關係〉,《中國評論》,2009年3月號)。“水準性重疊認同”指的是在“國家、民族、制度”上,既認同“中華民國”,也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垂直性重疊認同”指的是在“國家、民族”上,兩岸認同自己與分裂前的“整個中國”,以及對未來統合後的共同體或統一後的國家的“國家/共同體、民族、制度”產生認同。

  在這三種認同中,在國家認同上,兩岸之間目前不存在著對國家的“水準性重疊認同”,雙方政府不允許人民同時擁有兩岸的國籍。

  有關民族認同的問題有些複雜。首先,兩岸之間對於同屬中華民族的認同問題不大,即在民族認同面,兩岸存在著“水準性重疊(相互)認同”。雖然台灣內部有些人希望建立獨特的台灣民族史觀,但是效果有限。不過,由於民族認同往往與國家認同混在一起,成為國族認同(例如瑞士內部有四大族群,但是瑞士建立了屬於瑞士的國族認同),因此,從民意調查中有時很難區分回答的是民族認同還是國族認同。在台灣,這個問題在民意調查中往往以“你認為你是中國人?台灣人?或兩者均是”出現。當只回答是“我是台灣人”時,表示受訪者將台灣做為國族認同的對象,他們或許可以接受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但是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他們認為只有在中國大陸的人民,或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才是“中國人”。當只回答“我是中國人”時,絕大多數是單純的民族認同,也可能包括對中國的國族認同,這些人基本上是反對台獨的堅定支持者。當回答是“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時,有兩個可能。第一、純粹的民族認同,即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第二、對台灣(或“中華民國”)有國族認同,對大陸有民族認同。

  目前還沒有一份民調可以很清楚地釐清國族認同與民族認同的差別。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08年12月的調查顯示,“我是台灣人50.8%;我是中國人4.7%,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40.8%”,相較為2008年6月這三個數據依次為:46.5%,3.4%,45.4%。各位讀者可以很輕易地從數據中瞭解到兩岸目前在民族與國族認同上的差異,也瞭解到馬英九上台半年後,認同“我是台灣人”的比率爬升的情形。

  兩岸在制度認同上的差異是很明顯的,北京也是充分明瞭到兩岸制度方面的差異,因而在化解“制度認同”對“民族認同”或“國家認同”的障礙時,鄧小平先生在1983年提出“一國兩制”的主張,同意給予台灣高度的自治權。

  總結而言,兩岸在“國家認同”上完全沒有交集;民族認同的交集很大,但是當與“國家認同”合流為國族認同時,分歧就開始出現;制度認同的交集很小。

  如果缺少認同,兩岸會愈走愈遠,我們應該如何在兩岸認同上趨同化異?特別是如何強化“我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的民族認同比率,如何將“國家認同”轉化為“憲政認同”,如何在“制度認同”上也可以建立共同的認同?在談自己的看法以前,先看看兩岸目前政府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