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從統計私企工資走向收入分配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09-10-28 10:18:57  


工資漲幅官方統計被指與公衆感受有距離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訊/《重慶時報》今天刊登評論員李曉亮的文章“從統計私企工資走向收入分配改革”,作者表示,“在收入分配改革呼聲漸漲之時,政府的責任自然不止於統計私企工資,更應致力於構建一種能形成公平的收入分配秩序的基礎性制度架構。當然,這一基礎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涉及到經濟、行政、司法等方方面面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真心傾聽了民意訴求,政府就能清楚感受到,從統計私企工資走向國民收入分配改革的責任感和緊迫性”文章內容如下:

  有一種無聊叫統計平均工資。在“被增長”的時代,談及統計平均工資,注定是要被恥笑的。這是多年來,國家統計局莊嚴發布年度統計數據後,人們習以為常的一個經典橋段———統計局長甚至都為此臉紅過。

  不過昨天一條相關新聞後的跟帖中,我們卻意外地沒有發現太多類似於“張家有財1000萬,九個鄰居窮光蛋;平均起來算一算,個個都是張百萬”的網絡民謠。這或許是因為經多年傳唱,卻仍無起色,面對依舊晦澀的現實,網民再無激情向相關官員,普及這句老掉牙的民謠里蘊含的常識了。

  當然,另一個可能也許是善良的網民重新燃起了希望,天真地以為在這條簡短新聞之後,民謠中的統計尷尬走向終結了。因為新聞說,國家統計局決定從今年起將私企納入工資統計範圍。(10月27日中新社)若用一句歌詞來形容人們聽到這個消息的心情,應該就是“等了好久終於等到今天,盼了好久終於把夢實現。”

  平均工資此前飽受詬病倒不是因為公眾不在乎它,而是這個與公眾密切相關的數據,卻總是一幅水淋淋的陌生面孔。讓人望而生疑:自己的工資水平怎麼會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統計數據與公眾感受背道而馳的主要原因,就是此前統計制度,從未將就業人群占多數的城鎮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統計其中。

  被統計的國有企業,在國民收入結構中顯然處於中高位置,工資上漲具有剛性。處身壟斷性領域的,工資水平更高。這就嚴重高估了社會平均工資水平。比如這次公布的去年私營企業平均工資為17071元,只相當於此前公布的平均工資的58.4%。在“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官員考核語境下,私企工資嚴重“拖後腿”,或許正是其一直難以被納入統計範疇的原因吧。

  “盼了好久”之後,統計部門終於表態要統計私企工資,是否真就可以“把夢實現”了呢?估計,也不能盲目樂觀。首先,這個政策構想能否落地,還得存疑。如統計局負責人所言,“私企員工平均工資較低”,如果官員政績考核模式不隨之完善,如何能遏制地方官員,為這些“不體面數字”塗脂抹粉的權力衝動?

  再者,統計平均工資的政策本義,是全面真實反映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為提高社會福利,增進民生福祉和公共利益,提供一個權威而客觀的政策坐標。從這一點上講,“拖後腿”的私企工資,在正常的收入差距擴大過程之外,呈現出了一個不正常、不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

  這是因為,如果我們不刻意混淆工資和收入的差別,根據基本的生活經驗,就能推斷出在被統計的國企或政府單位、事業單位中,平均工資之外,各類花樣繁多的補貼、福利,甚至是權力尋租攫取來的非法的隱性、灰色收入,還不知凡幾。而私企員工、個體戶、農民工等群體則幾無額外收入。

  這樣的財富分配格局是不健康的。在權利不平等而權力張狂的情況下,一個理想的以市場為基礎、收入來源多元、個體具有向上流動性為基本特征的收入分配秩序並未成型。在收入分配改革呼聲漸漲之時,政府的責任自然不止於統計私企工資,更應致力於構建一種能形成公平的收入分配秩序的基礎性制度架構。

  當然,這一基礎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涉及到經濟、行政、司法等方方面面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真心傾聽了民意訴求,政府就能清楚感受到,從統計私企工資走向國民收入分配改革的責任感和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