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加強配套 提高香港金融競爭力

http://www.CRNTT.com   2009-10-28 11:29:35  


香港金融地位突出,但若無配套則效用大減。
  中評社香港10月28日訊/“香港金融界必須重視內地企業來港上市的質素,積極了解內地的核數程序,才能探索雙方存在的差異。對涉及金融中心的其他配套服務,才可以不斷創新,保持競爭力。”《大公報》今天登出陳公宇的文章“加強配套促金融競爭力”,提出上述看法。文章內容如下:

  新加坡聖淘沙興建大型旅遊景點“名勝世界”,掀起討論香港和聖淘沙“雙城旅遊競爭”的熱潮,同時又引起滬港競爭的舊話重提,而且對後者的擔憂更見突出。國務院已通過2020年前將上海打造成國際金融中心,上海直指香港,並以香港作為競爭對象的心態毫不含糊。不久前有會計界立法會議員在一個電台節目中提及這個舊話題,同時引出了一個新內容,值得人們深入探討。

            會計行業舉足輕重

  以一個會計界專業人士的看法,焦點必然匯聚在會計行業上。但能夠從會計行業的事情引申到其他大題目,就是一種難得的前瞻看法。事情是這樣的,港交所向會計界發出諮詢文件,研究接納內地會計準則以及認可內地會計師行的核數報告問題。雖然從諮詢到落實還有一段不短時間,而且諮詢結果能否獲得通過也尚屬未知之數,但香港會計界面臨一種很大而又不同於以往的挑戰的情況卻已是事實。目前已有478家內地企業在港交所上市,佔港股市值近60%,成交額更佔港股逾70%。這些內地上市公司的會計業務必須由香港認可的會計師樓核數,如果落實港交所的建議,在諮詢過後的總結意見上獲得絕大多數的認同,內地註冊公司即使在香港上市,也可以採用內地會計準則的賬目以及只聘請內地會計師行核數。

  這裡就涉及兩個大問題:一,被視為吃香的香港會計行業勢必受到巨大衝擊,行業會不會急速萎縮備受關注。

  二,在金融行業內承認內地會計行業的地位,等於擴大內地金融行業的話事權,包含的不無為上海營造未來金融中心的伏筆。但是,內地經濟的發展速度絕對不會減慢,從這角度看,接納內地會計準則以及認可內地會計師行恐怕勢在必行,甚至有會計行業中人認為已成趨勢,香港只能以適應乃至迎合的態度面對這變革,才能在與上海競爭金融中心地位上有更積極的準備,反之則可能受到內地企業未必會持續來港上市的嚴重打擊。

                  積極面對與滬競爭

  此前有輿論認為,上海被確定打造為國際金融中心,不論從中國內地的經濟發展趨勢看,還是從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層面看,中國以上海及香港兩個地方發展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很高,兩者有著明顯的領軍南北經濟發展態勢的特點。這樣的言論一直在香港有頗強的支持,因而在思考如何面對上海的衝擊上多少存在著麻痹意識。縱觀世界各國,有能力打造國際金融中心的國家都不會容納兩個國際金融中心,即使中國有此需要,也勢必對兩個國際金融中心有輕重之分。從這方面看,對香港實在是個嚴竣考驗。

  無可否認,目前上海希望取代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其一,人民幣尚未成為國際自由兌換貨幣,如果這個問題得以解決,上海的發展步伐便絕對不是目前這般小。

  其二,不論上海還是中央,都在為上海能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不斷探路和打好基礎,港交所向會計界發出容許內地會計行業為內地在港上市企業核數的諮詢,雖然有拓闊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的積極一面,但也包含著長遠與上海作激烈競爭的意思。道理很簡單,如果香港堅持不讓內地會計界審核在港上市企業的有關事務,那麼,當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成為氣候之下,這些企業便大有可能撤回上海,香港即使不致因此影響金融業運作,但與上海的距離必然拉大,最終難免受到巨大衝擊,甚至有失去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危機。

  如何解套?首先,香港金融界必須重視內地企業來港上市的質素,吸納更多高質素企業,讓它們看到香港的上市公司的質素而認識到加入這個行列能在世界上發揮更大影響力。

  其次,積極研究容許內地會計行業對來港上市企業核數的可行性。據會計界反映,目前香港與內地的核數程序存在著不同做法,向內地業界介紹香港的核數程序是一方面的工作,積極了解內地的核數程序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只有這樣,才能探索雙方存在的差異。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無論從哪個角度討論問題,都應當看到上海與香港競爭金融中心地位的迫切性,如果認同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存在著兩個金融中心的話,那麼,面對香港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及香港面對上海的直接挑戰,從現在起便必須制定未來十至十五年的金融發展策略,尤其需要針對上海發展金融中心這個目標,才能站在有關問題的制高點上。

  有時一種並非涉及主題的論點,卻可以揭示影響主題的焦點。本來,會計事務即使與金融發展有業務上的關連,也不會被看作影響金融發展。但是,當這種並非有直接關係的事務套上新思維,就令人意識到它的衝擊波有多大。

  目前香港比上海還有很多發展優勢,好像法制健全、信息流通、資金自由出入等,但未來上海的發展如何,包括發展的步伐、世界對上海的評價、上海受國家倚重的程度,都是香港必須時時關心和警惕的,而且也要有多點敏感度,對涉及金融中心的其他配套服務,例如從會計界揭示出來的問題便應予以積極思考,才可以面對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和挑戰,及時調整經濟發展方向,不斷創新,以配合國家的發展和保持競爭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