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官場酒文化之殤

http://www.CRNTT.com   2010-02-24 12:31:56  


 
  一位副縣長說:“會喝酒的人,往往會在酒場上創造一種氣氛,讓被接待的領導感到十分高興,這時候提出要求來,甚至拿著寫好的報告,讓領導簽字都是可能的。因此,會喝酒、酒量大的人往往更容易辦成事。”

  基層官員接待上級機關來客要喝酒,接待兄弟單位的來人也要喝酒。

  “酒場就象一個磁場,你一進這個場,就會不由自主地拿起酒杯喝起來,不管你願不願意喝。”一名縣上的局長告訴記者。盡管他都有“小三陽”了,但還在酒場上奔波。他說:“兄弟單位來人,你也得去敬酒,否則,人家會說你看不起他們,說你驕傲,把人得罪了,下次你去人家那里,可能就會受冷遇。”

  一名做過4年縣接待辦主任的官員見識了無數的官場酒陣,因為他要安排4大班子來客的接待。“幾乎每天都有接待任務,不是上級機關來人,就是兄弟單位來人,酒宴幾乎天天有。”接待辦主任說。

  “經過縣委常委會研究後,接待用酒按照來客的等級按檔次分類使用,級別越高酒也越高檔,在接待局級、處級等上級領導幹部時,一般要用名酒。”據這位接待辦主任透露,“這也是表示尊重。”

  “上面千條綫,下面一根針”。上級制定的方針政策,要了解基層的貫徹落實情況,會經常派人下去檢查指導工作。上級機關來人,基層就要接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項調查表明,僅在2005年,一些地方政府全年竟有100至150天在接待各路官員。“無酒不成宴”的中國式宴飲傳統,使得官員們在這些接待宴上都不得不被動飲酒。據報道,內蒙古一些鄉鎮幹部為了接待應酬,一年要喝100公斤的“工作酒”。

  一些鄉鎮幹部向記者倒出了“難言之隱”:鄉、鎮處於政權最基層一級。凡從上面來的人,都能“管”得著或“卡”得住我們。因此,“來的都是客,敬的都是神”,吃飯就要上酒,“有酒沒菜,不算慢待”,要是不上酒,就會被認為沒有受到禮遇。一位鄉幹部向記者吐露“心聲”:有些領導愛喝酒,你不陪到位,他不高興;有些領導不會喝酒,但為了表達感情,我們也得敬幾杯,但喝多了他也不高興。“在酒桌上我們也挺為難的!其實我們實在是不想喝酒,但又不敢不應酬。”

  必須喝的招商酒

  一般而言,為了不影響下午的工作,官員中午一般不喝酒,一些地方也出台了中午“禁酒令”。但對於各地招商局的官員們來說,這個常規是要經常被打破的。某省一位分管招商工作的副省長就曾經對該省的招商局官員說:“只要對招商工作有利,招商局的工作人員中午都可以喝酒。”

  “到外地招商,我們每次出去都要帶幾箱甚至十幾箱酒,而且是名酒。有的要在當地的招商會上喝,有的則要請企業負責人喝。一般來說,在招商會上是禮節性敬酒,但接下來與具體的企業負責人談招商事宜時,如果對方能喝酒,就要把對方喝到位才行。”某省招商局一位官員告訴記者。據他透露,有時候一場酒喝下來,光酒錢就得兩三萬。

  那什麼是“喝到位”呢?這名官員解釋道:“通常是雙方都喝得暈乎乎的,相互稱兄道弟,如果投資商說‘兄弟,你再幹幾杯,我就一定把資金投到你們那里去’,那就算這場酒沒白喝,也就算喝到位了,這個時候不要說幾杯,就是幾十杯也必須喝下去。”

  包頭市前市長牛玉儒就曾為了招商引資,喝下了一大杯酒,簽下協議,盡管他事後難受得一晚無法入睡。江蘇省宿遷市委書記張新實在他的博客上寫下一篇題為《有時候酒就是這樣喝醉的》的網絡日志,文中記述了他在考察一個招商引資大項目時,“硬著頭皮,一仰脖子把一大杯白酒一口幹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