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
上海要有文化,先要“去上海化” | |
http://www.CRNTT.com 2010-05-10 08:57:05 |
在筆者看來,假如上述內容是上海文化的核心,這等“上海文化”不要也罷!所謂這樣的“海派”一脈文化,本就是中西文化交匯的一個“歷史形態”,反映出異文化與新知與本土習俗交流的某種“過渡產品”。論其模仿西方,很明顯缺乏日本明治時期如阪本龍馬這樣的維新人士學習“蘭學”的精英式氣質;論其本土化,卻又缺乏足夠深厚的傳統文化脈絡。就這樣“東”搖“晃”成就了許教授所在意的“中不中”、“西不西”的“撓癢型文化”。 ◎只有城市保持開放,文化才能保持鮮活 三十年的戶籍封鎖,也讓這種“東”搖“西”晃的海派文化成為活化石,封存起來,所以一到改革開放,“老克臘”們開始陸續出山,甚至往日的“癟三”也搖身一變,成為海派小資文化的代言人,“喝咖啡”與“耍腔調”成為上海文化的特征。不過要清楚的是,“崇洋”首先還得模仿,模仿也得看段級,試問在西洋文化的模仿上,上海能拿出什麼像樣的“臨摹品”?魯迅身居上海,能歸屬在上述海派文化之列嗎?梅百器開創的工部局交響樂隊,第一名華人樂手譚抒真遲至1927年才加入該樂隊,連模仿出色都談不上,更談不上創新了。 可見,所謂“海派文化”本身就是一個空洞的名稱,如果說存在這樣的“上海文化”,它也只不過是在開埠後剛剛起步而已,核心在於模仿西洋,談不上創新,因為四方交集於此,無本土歷史習俗文化之底蘊,除卻模仿西洋一途,別無它路,因此只有不斷的開放與交流,方能讓這個“脫中入洋”的進程不致中斷,也只有讓這座城市保持開放,才能吸引全國精英融入這座城市來模仿西洋文化,而最終形成的上海文化是什麼,則不是我們所能預測的,更無法樹立一個文化目標,仿佛按部就班就能完成。 “去上海化”方是未來的起點所在 ◎“海”納百川,才能成其大器 “海派文化”一開始就沒有形成什麼內核性的形態,只不過是一種姿態,一種可能性,但無論是批評者還是讚美者,都試圖以一種“模模糊糊”、“朦朦朧朧”的上海文化作為現實的存在,每當我們盡力觸摸它、感受它時,它化身為“多元”,每當我們批判其無根時,它又自稱為“本土”,這樣的不可捉摸、曖昧難辨,是老上海留給今天最後的精神遺產,李歐梵當年為上海唱的那曲“贊歌”,不知今日還有幾人還在傳唱,或許只有“去上海化”,方是未來上海文化的起點所在。 上海文化在外來文明和中國傳統文明之間,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間呈現出開放的姿態,敢於打破成規,銳意革新,廣采博納,“海納百川,兼容並蓄”成為上海文化的精髓,並體現於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來源:搜狐評論)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