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國際格局快速轉換 中美戰略不清晰

http://www.CRNTT.com   2010-05-12 00:03:47  


 
  國際格局快速轉換導致中美戰略認知難以清晰

  近一個時期特別是金融危機發生以來,歷經冷戰後多次局部戰爭和危機衝擊的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的歷史性轉換明顯加快,主要戰略力量的地位都不同程度地發生變動。其中,除了歐盟大國英、法、德以及日本的地位相對穩定之外,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等國的國際地位都在發生明顯消長,大國系列排位重新洗牌。由此,持續了二十餘年的“一超多強”格局加快向多極格局轉變,主要戰略力量之間的關係開始孕育一種新的形態。在此過程中,西方發達大國與新興大國之間的關係變化成為牽動國際格局和國際體系轉換的主線,美中兩國分別作為西方發達大國和新興大國代表,其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以及相互關係的變化已經成為這條主線中的主線。這正是“中美共治”論和“兩國集團”(G2)論產生的大背景。圍繞這條主線,大國關係的分化重組明顯加快而且變得越來越錯綜複雜。西方發達國家內部在未來國際體系走向和如何應對新興大國等問題上的矛盾分歧凸顯,新興大國之間在增進合作的同時也加緊競爭,並借美歐的力量來加以制衡。

  國際格局這種急劇的變革調整使得身處其中的中美這兩個重要動因,不僅對國際格局,而且對各自和彼此國際地位變化及戰略走向的看法,都難以形成相對穩定清晰的看法,甚至顯得有些搖擺或迷失。關於國際格局,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2009年推出的《全球趨勢2025:轉型的世界》預計,到2025年,中國和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可能超越除美、日之外的所有國家(人均國民收入仍將繼續落後數十年),世界八大經濟體的排序將是美國、中國、印度、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綜合GDP、國防開支、人口和技術等加權指數,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的實力差距將持續縮小,“一個全球多極體系正在嶄露頭角”。但這主要是一種粗線條的近中期預測。關於美國自身的國際地位,正如前述哈斯和紮卡利亞的文章所承認的,由於美國自身的原因和美國之外的新興大國及各種非國家行為體的影響上升等原因,美國的國際地位確實在下降。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明確表示美國不能接受成為世界第二,反證了美國地位的下降和美國人由此產生的嚴重危機感。關於中國的國際地位,則是高調唱強的聲音佔據主導地位,同時也存在差異較大的看法,而且影響不小。

  中國國內也存在類似的情況,不僅在國際多極格局是否將成為現實以及美國國際地位是否下降的問題上看法分歧很大,對中國自身國際地位的看法也大相徑庭。其中,既有認為美國霸權已經開始衰落,中國GDP總量已坐三望二,發展模式吸引力增大,軍事力量快速增強,主張中國應準備取代美國設計世界和領導世界之豪論;也有認為美國經濟發展的生命復活力不容低估,美國霸權可能在危機中實現重生,仍將難以撼動,中國發展困難和瓶頸多多,50年之後仍難達到美國現有水準之哀歎。而官方的表達則認為,國際格局中的多極化趨勢變得更加明朗;中國儘管國際地位提高,影響力上升,但依然是一個發展中大國,所應承擔的國際責任也應與此保持一致。這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有關中國至少是一個“發達的發展中國家”的認定顯然差距不小,特別是與他們主張中國應承擔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相稱的國際責任的期待差距甚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