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國際化 不等於英語化

http://www.CRNTT.com   2010-05-19 09:49:23  


對“國際化”的誤解,令很多孩子飽受英語之壓力。
  中評社台北5月19日訊/台灣大學外文系教授廖咸浩今天在《中國時報》登出文章“國際化不等於英語化”,作者指出“國際化顧名思義是綜觀諸國之意,因此,當然不能把視野局限於英語及英語系文化。雖說英語的準國際語地位使得它佔有不少優勢,普遍的學習並不為過。但若以為學了英文就可有國際觀,仍不免以管窺天。因來自英文的信息非但不是中性的,甚且時有重大偏見;以CNN對波灣戰爭報導一例即可知。”文章內容如下:

  前幾天“教育部”對台北縣“英語活化課程”的明快處置,值得肯定。但台北縣府的善意何以無法成就良善政策,除如全教會所言違反均衡與適性教育等原則外,還須更深一層思考這類政策對人力素質及整體文化所造成的負面衝擊。 

  本案最終的目的當然是強化下一代的國際競爭力,但之所以引人爭議卻正是因主事者“國際化”認知不足。多年來“國際化”的堂皇標的吸引大量資源,英語也順勢扮起關鍵性角色。但“國際化”到底何所指?在正確“國際化”認知下,英語扮演什麼角色?在台灣卻迄未有理論基礎上釐清,但各級政府已有不少政策盲目暴衝,讓人心驚不已。 

  首先,過去十多年來,全球知識界對“國際化”(全球化)這個觀念已頗有檢討與反省,最關鍵也最基礎認知就是,絕不能把“國際化”等同於“英語化”。國際化顧名思義是綜觀諸國之意,因此,當然不能把視野局限於英語及英語系文化。雖說英語的準國際語地位使得它佔有不少優勢,普遍的學習並不為過。但若以為學了英文就可有國際觀,仍不免以管窺天。因來自英文的信息非但不是中性的,甚且時有重大偏見;以CNN對波灣戰爭報導一例即可知。 

  其次是,為國際化學習英外語也應適齡適度。把資源過早或過度投入英外語學習的政府或個人,都有一個錯誤的假設,就是這個世界存在著“雙語人”這種東西。但事實上除非雙親使用不同的語言,否則雙語能同時且等速發展的人,絕無僅有,而且兩種語言都能精通的可能性更少。因此,在兒童語言的發展上,先把母語表達穩住絕對是不二的原則。兒童過早或花太多時間學習英外語,必然會大量剝奪其他方面的發展,如母語能力(即思考能力),或其他領域(如德育、美育、體育、群育)的學習,也會造成文化認同的問題。這種英語教育政策很容易造就“中外語皆爾爾,且能力也平庸”的下一代。 

  最後,國際競爭力並不等於英外語的能力。競爭力指的是創造力,也就是思考能力與想像力。英外語可以是提升競爭力的輔助工具,但必須學習得法,否則反而會適得其反。英外語除了不宜太早學習,且須與母語分工合作(也就是在母語文化的基礎上,經由外文信息提供刺激、擴大視野、激發想像力)之外,也必須了解聽、說、讀、寫在提升競爭力方面,何者才是核心。由於近年來“學了半天英語,碰到外國人卻開不了口”的譴責甚囂塵上,以致教學資源大量偏向聽與說的訓練,結果是台灣人整體的閱讀能力幾乎毫無進步可言。最近發生的the 2012 Presidential election is the KMT’s to lose及never兩事件,便是明證。前者是一個簡單的英文句型,但報紙的編譯居然不但錯譯,事後還大剌剌的在報頭上自我辯解;後者是一個再清楚不過的外交辭令(“絕對不會要美國人為我們打仗”當然是為博得美國人民好感),竟被解讀成自廢武功,更曝露出批評者國際觀闕如而無力詮釋的窘境。這兩事件都可見出閱讀能力與國際觀的依違關係,也證明了光是一張嘴,無法說出國際競爭力。 

  總之,英(外)語政策不是為少數菁英而訂,故應掌握“學得早不如學得好(改善正規課程,而非競相提早學習或課外補強),學得多不如學得妥(應以閱讀為核心訓練,而非聽說)”的原則。而且英語政策不應與在地文化的傳承搶奪資源,而應形成“體”(中文)與“用”(英外文)的關係,以期台灣人能藉英外語能力強化競爭力。否則本末倒置,受害的是下一代,受傷的是競爭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