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国老板自费的帝王梦

http://www.CRNTT.com   2010-06-01 12:43:06  


 
  另外一个问题其实与上面的问题相关,也就是企业文化根基太浅。一个人的才智终归有限,如果文化是一个人整出来的,风险会很大,因为这等於是放棄活水不用,去用死水。企业主做生意擅长,其他的东西未必就擅长。有时候一闯进文化里,就是带着毒素进来,到哪裡哪裡寸草不生,只剩空洞的口号,劣币驱逐良币。大家本来或许都挺有文化的,经过他企业文化一整,全没文化了。什麼叫活水呢?我想企业老板自己安分守己一点反倒好了。他们可以退一步,谦卑一点,不把自己的意志当成企业的意志,承认个人的不足,反有利于企业的文化。现在我们用“儒商”一词,纯属修辞上的通货膨胀,但凡读过点书的人都被称作儒商。过去真正意义上的儒商,扎根于儒家的优良传统,比如徽商,很多是颇有文化根底,且重视文化,重视兴资办学,“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在商业行为上,讲究商业道德,提倡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义利兼顾。而在欧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教伦理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大家是把做生意的道理,建立在一个维系了几千年的基督教文化里,所以树大根深,枝繁叶茂。

  第三个问题是文化太“內向”了。宋山木的公司裡有种种礼仪,如“贵宾礼仪”、“中餐礼仪”、“行走礼仪”,样样都有详细规定,问题是这些都是它的內部礼仪。而今的人,还有多少是“组织人”?人有社会需要,有家人朋友,他不完全是你工厂机器上的一个螺丝钉,不是你效率改进图表中的一个环节。现在好多企业太刻薄,恨不得将一个人当两个人使,发半个人的工资。加班加班再加班,说“血汗工厂”,也真不是有人要对某些企业妖魔化。为什麼不把眼界打开一点,看看员工的“社会人”、“家庭人”的一面呢?

  我自己分别在民营企业和外企都做过,一个深切感受是,民营企业的文化建设,很多时候基本上是自己关起门在自以为是地瞎整。为什麼不打开视野,跟别人去切磋切磋,甚至找个外面的人来换下思维呢?

  一个企业,健康的企业文化一定是要有的。问题是很多企业的文化建设简直是走火入魔,成了企业领导自我膨胀。我相信,真正做得好的文化,一定是融入到待人接物里了,春风化雨,而不只是写在台阶上让人压抑。民企在中国发展也大不易,它们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也在积极参与社会的改造,衷心希望它们能夠健康发展,少在企业文化里头造个瓶颈出来,将自己困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