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最低時薪實施 失業勢難避免

http://www.CRNTT.com   2010-08-13 12:10:50  


 
  往日專為白領做抹?倒字紙簍泡茶洗杯的阿嬸職位已悄然銷聲匿跡。報館校對部裡的一個送“問字稿”阿叔(遇到稿上有疑問,校對員會讓阿叔交各版編輯解決)也早就退役……

  時代進步,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科技取代人手順理成章,人們再想“做好呢份工”很多時只能是主觀意願。雖說正就是經濟轉型,人們也隨之轉型,泡茶、洗碗阿嬸分別遭寫字樓、酒樓淘汰麼,有家務助理崗位吸收。問題是,香港社會低技術工人日漸增加,好些人沒有起碼的技能,轉不了型,改不了行,這就需要有如工廠的產業吸收他們。

                       提供產業吸納工人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大小工廠、山寨廠如雨後春筍,需要大量工人,電子、假髮、塑膠花、雨帽、公仔衫訂單滿溢,廠內人手不足,要外發給家庭幫工,因而婦女和孩子也能在家胼手胝足,掙點錢幫補家計。如今大量中小企北上設廠,香港工廠沒剩幾家,這類產業在香港乏善可陳。

  最低工資水平設定後的過渡期,惟有靠綜援幫助失業工人。然而,最低工資立法目的是為了讓長期接受低薪的工人有尊嚴地工作。長期甘願接受月入四、五千元的超低工資,原就是不想“伸手?錢”靠綜援過活,工資一旦提升,他們反而欲有尊嚴地工作也不可得,被迫領取綜援,內心苦悶可想而知。

  到底,四、五千元的超低工資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在人浮於事時,洗碗工月薪九千也乏人問津;事浮於人時,月薪四、五千的工作你不幹大有不少人在後面排隊等著幹。說是“市場因素”使然,倒不如說是不少無良老闆見壓價後工人仍默默接受,加薪便遙遙無期。

  歸根到底,工廠類產業還是大有重投市場的必要。這要由政府帶頭做起,不設外判(領匯是個最失敗的例子)、收回行車隧道經營權,工人生活成本大降,又有工廠吸納,不致入不敷支。生活有著落,正當人家怎會搶劫?社會怎會不和諧?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