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公共生活中的“原罪”

http://www.CRNTT.com   2010-09-03 09:58:05  


 
  這樣解讀原罪與每個人的關係,與阿倫特和哈維爾對極權社會的分析——— 極權主義敗壞人類道德生存處境———相當一致。例如,“文革”的時候,人們生活在一種道德墮落的狀態之中。

  即使我們對“原罪”這個問題不能得出一個明確的解答,那也不會削弱了討論“原罪”問題的人文價值意義。如帕斯卡爾所說,這些問題可能對我們是一個“謎”。但是,又和帕斯卡爾所說的不同,我們討論這個“謎”並不是為了把它當做我們今後生存的一個“宿命”,而是為了反抗和改變這個宿命。

  今天,我們仍然在為“原罪”的破壞付出代價。中國古代的人都敬天知命,相信神佛,知道善惡有報是天理,所以不敢胡作非為。對神的信仰,也使人們的道德水準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上。但在世界歷史上的某一時刻,強權徹底破壞了人的“敬畏”感,人變得為了功利目的,急功近利、無所不為。於是,弄虛作假、謊言欺騙變成為社會行為的規範,開始在政治、社會、文化、商業、人際關係中無不充斥著虛假和謊言。於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缺德害人的事情舉不勝舉,層出不窮,屢禁不止,出現了一個“人人害我,我害人人”的可怕局面。大面積的人性扭曲、良心泯滅、道德畸形,生活在這樣一個世界里,人們會情不自禁地問:我們究竟是怎麼落到這麼一個道德墮落的境地中來的呢?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呢?這麼問,問的其實就是“原罪”問題。

  (作者系美國加州聖瑪利學院英文系教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