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 
《唐山大地震》 馮氏偽災難片

http://www.CRNTT.com   2010-09-06 14:00:02  


 
馮小剛:我拍不了藝術片

  “我們這個電影非常非常人道主義。其實不僅這一部電影,我所有電影都貫徹人道主義。這符合我的(風格)。藝術片往往要拍人性的惡,我為什麼拍不了藝術片,就是因為這樣。”

  特約記者 _ 方夷敏

  《唐山大地震》是電影局和唐山市市委市政府給馮小剛布置的一篇“命題作文”,這決定了從創作之日開始,它就無法擺脫主旋律電影的本質。但是,馮小剛自言自己是個“天性裡有和觀衆溝通的暢順通道”的人,他並不想讓《唐山大地震》像傳統的主旋律大片那麼高高在上,刻板平面。馮小剛的野心,絕不僅僅是拍攝一部觀衆喜聞樂見的主旋律電影那麼簡單,作為國內最具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他將自己日趨嫻熟的商業化運作手段同樣運用到了這部電影裡,甚至喊出了“五億票房”的驚人口號。

“接地氣”

  雖然是個命題作文,但馮小剛一直把拍攝這部電影視作“一種莫大的緣分”。

  早在2005年,馮小剛就在多倫多看到旅居加拿大的作家張翎寫的小說《餘震》,小說通過一個劫後家庭母女的故事來描述唐山地震後漫長的心靈重建過程。看完以後,他有強烈的衝動想把它搬上銀幕。由於資金限制,他一直沒敢碰這個題材。“但這個小說一直深埋在我心裡頭。”

  2007年的秋天,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對馮小剛一提這個計劃,他就想到了這本小說。

  按照唐山市市委市政府的計劃,他們原本想拍一部反映唐山人頑強面對震後生活、宣傳今日新唐山的電影。但馮小剛說服了他們,讓他們將原本可能宏大叙事的主旋律災難片,變成了如今的“馮氏親情電影”。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覺得這部電影,它真正震的不是這些房屋,而是我們每個人的內心。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就成功了。”

  電影籌備拍攝之初,馮小剛找了不下三十個朋友,在飯桌上給他們講《餘震》的故事,他每講一次,聽的人就哭一次。“當時我就覺得,這個小說拍成電影肯定能成。 ”

  馮小剛找的這些聽衆,都是經過特意挑選的——他不選藝術家,而是專挑圈外的普通人去講。在他看來,他和藝術家們之間很難建立起溝通渠道。“我給普通人講,他們聽到後,關注的都是李元妮和方登的命運,關注的是當天災把他們逼到死角絕境時,他們怎麼去面對。要是跟搞藝術的人講,他不這麼想,他先去想另外的事。這可能也是我因為沒上過電影學院,我沒有背著一堆經典拍電影,我是從我直覺出發,從本能出發。”這一點,或許是馮小剛的作品一貫都能“接地氣”的秘籍之一。

  幾輪試片下來,雖然每一場放映電影院裡都哭聲不斷,與之相映成趣的是,電影院裡也笑聲不斷,一貫知道如何點中觀衆笑穴的馮小剛在戲裡安排了很多“接地氣”的台詞和段子,比如成年方達和妻子吵架,妻子威脅他“小心最後雞飛蛋打”,方達來了一句“這裡雞不缺,蛋也有得是”,令觀衆們忍俊不禁。這樣隨處可見充滿“煙火味”的台詞,也讓大家在如此沉重的題材中得到喘氣的機會。

親情牌

  電影起於“兩個孩子只能救一個”的選擇。一場地震,不僅使李元妮失去丈夫,還讓她在作出救兒子不救女兒的選擇後,開始了糾纏一生的內疚和自責,“沒了才知道什麼叫做沒了”。幸存的女兒方登,客居他鄉多年仍難忘自己被壓在廢墟中聽到媽媽作出的選擇,“不是想不起,是忘不掉。”

  這樣的愛恨糾結,引爆了一場又一場的淚水,以至於有媒體將《唐山大地震》定義為一枚催淚彈,甚至稱之為另一部《媽媽再愛我一次》。

  但馮小剛說,這並不是刻意為之,走進唐山,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唐山人心底裡的這道傷口有什麼樣的切膚之痛。參與電影拍攝的群衆演員們大多是唐山本地人。拍震後戲份的時候天氣已經是十月份,但地震是發生在七月酷暑時節,很多群衆演員穿的是褲衩背心。拍攝震後大雨的那場戲時,有一幕是一位母親抱著孩子站在雨中。這場戲拍了多久,那對扮演母親的群衆演員就抱著孩子在雨中淋了多久。馮小剛問她:“對不住你啊,帶著這麼小的孩子,怎麼願意讓她淋這麼久的雨?”她答:“我在地震的時候就像她這麼大,才三四歲,我想讓她再跟我一起經歷一次這種感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