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蘇聯經濟真的曾經世界第二嗎?

http://www.CRNTT.com   2010-09-21 12:27:04  


 
  蘇聯政權從它開始存在的第一天起就想到:必須讓一部分人感受到它給他們帶來的實際利益,他們才會鐵了心地跟它走。一開始,當平民百姓受到饑餓與死亡的威脅時,政權只是給這部分人發雙份的口糧,提供緊缺的日用品和住房。後來,這種特權越來越大,享受特權的人也越來越多,結果形成了一個特權階層。到勃列日涅夫時期,特權階層大約有50萬-70萬人,加上他們的家屬,共有300萬人 左 右 ,約 占 全 國 總 人 口 的1.5%。這些人可以得到舒適豪華的住宅、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特供、良好的教育、人身安全保護和各種生活服務,等等。他們還貪污受賄,參與非法經濟活動。僅他們靠侵吞國有資產形成的“隱形經濟”的規模就占到了全蘇G D P的1/3。前面提到的拉什多夫在“棉花案件”中因多報產量套取的國家資金就超過100億盧布。特權階層的巧取豪奪又將人民大眾的經濟利益打了第四個折扣。(南方都市報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網)

  如前所述,1990年蘇聯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2659.5萬億美元。需要指出的是,蘇聯的貨幣發行自20世紀20年代中期索科爾尼科夫被解除財政人民委員(即財政部長)職務後,就不受市場規律的約束力了。蘇聯銀行成了為一個個宏大建設計劃提供巨額投資的印鈔機。失去貴重金屬和實際商品支撐的盧布自然也就貶值了。後來的歷次貨幣及經濟改革都未能改變這一狀況。1989年下半年,按照蘇聯官方的匯率,1美元可以兌換0.63盧布。但在莫斯科的市場上,1美元卻能換到10盧布或者更多。糟糕的金融體制給蘇聯經濟有打了一個大折扣。

  這就是曾經世界第二的蘇聯經濟。經濟基礎是如此鬆軟,上層建築就難以矗立。所以蘇聯垮台了。

  作者:餘一中 1945年生,南京大學俄語系教授,譯作有《不合時宜的思想》(高爾基著)、《悲傷的偵探》(阿斯塔菲耶夫著)、《生》(瓦爾拉莫夫著)等,著作有《俄羅斯文學史》(與任光宣、張建華合)及研究俄羅斯文學的文章約九十篇,1999年獲俄羅斯文化部頒發的普希金獎章。

  來源:南方都市報 2010年09月21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