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被音樂刺激的GDP

http://www.CRNTT.com   2010-09-25 11:38:02  


 
  丁野說,這正是他向往的生活。從去年開始,丁野在杭州選擇的工作,周期通常不會超過3個月,他甚至有過半年內連續跳槽3家外語培訓機構的“事跡”:“這樣,我可以安排好去各個音樂節的計劃。”而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密集的音樂節,也讓丁野有了向偶像克拉切倫“靠攏”的感覺,“其實就是一個‘玩耍’的概念,我也從來沒覺得自己是非主流。”

  沈黎輝告訴記者,跟十幾年前的老搖滾不同,現在的音樂節從來沒有抵觸主流文化的傾向,“在北京,它早就成了主流。一群年輕人聚在一塊,你不去看音樂節,反倒有點奇怪。”這跟樂評人科爾沁夫的觀點不謀而合:“往音樂節趕場,也是一個族群逐漸養成的生活形態。”

  賈柯直言不諱,音樂節正逐漸站到傳統演唱會的“對立面”:“演唱會歌手是主角,音樂節觀眾是主角,這兩種角色差異很明顯。”賈柯說,他們去年在成都辦熱波的時候,每天都能見到觀眾里有人被舉起來,甚至被拋起來:“這在演唱會上是不可想象的。”

唱片業老總的小算盤

這已經成了許多歌手、樂隊鍍金的方式

  賈柯給記者講了一個故事,上世紀90年代,一個北京策劃人想在香山辦一場音樂節,兜了半個月的人,結果只有三支樂隊勉強響應:“為什麼?沒錢!參加一場音樂節,還不如做仨晚上酒吧賺得多。”

  現在的情況是,每次熱波音樂節還在籌備階段,就有一堆電話打給賈柯,都是全國各地知名的或不知名的樂隊,“某種程度上來說,在一些品牌音樂節上保持曝光率,這甚至已經成了許多歌手、樂隊‘鍍金’的方式。”

  歐洲一些好的樂隊,從來不乏從音樂節上“烏鴉變鳳凰”的,比如紅得發紫的酷玩。而目前國內音樂節“規模性”上的雲蒸霞蔚,也讓樂手們看到了某種可能性。

  這甚至讓許多唱片公司偷著樂,一位跟記者相熟的唱片業老總說,他們現在願意以“成本價”放歌手去參加各個音樂節,“你想想,底下幾萬人在聽,比我們自己去張羅歌友會效果強幾百倍。”於是,音樂節還無形中肩負了打歌和推新人的功用。

  賈柯說,音樂節成了許多樂隊的救命稻草。以北京的後海大鯊魚樂隊為例,經過幾場音樂節的“焠火”,他們的商演身價已從幾千塊漲到了四五萬元,而像萬曉利、謝天笑等“腕兒”,出場費更是直逼六位數。

  鄧鑫是曾經的“發條手表”樂隊主唱,也是記者的朋友,他對於一年前解散樂隊追悔莫及:“如果能再熬一熬就好了。”從去年到今年,鄧鑫不少玩樂隊的朋友,哪怕每場音樂節只是站站副舞台,每年也能保證10萬左右的收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