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 |
有關諾貝爾文學獎的六大爭議 | |
http://www.CRNTT.com 2010-10-09 10:30:58 |
國籍、文學價值與個人價值的平衡 爭議2:諾貝爾文學獎是歐洲人專屬,還是屬於全世界? 人們對諾貝爾文學獎最猛烈的攻擊之一,是它的嚴重“歐洲化”傾向。瑞典文學院常務秘書長恩達爾就公開指責過,文學獎的評判標准過於歐洲化。 作為一項針對全球作家的獎項,過去20年內將獎項授予13位歐洲作家, 歷史上有多達6位本國籍(瑞典)的作家被授予此殊榮,比整個亞洲的得主人數都多。有批評者指出,托爾斯泰和契呵夫始終沒能獲獎,與評委里來對俄羅斯文化反感也有關系。面對頻繁的批評,瑞典文學院的評委們似乎並不擔心,“翻譯跟不上”幾乎已成為他們回應指責最常用的理由。 爭議3:“道德力量”能否超越文學價值而成為獲獎理由? 與評獎“歐洲化”的指責相比,如何在文學價值和作品題材之間取舍,可能是更讓評委們頭疼的問題。縱觀諾貝爾文學獎歷屆公布的獲獎陳述便能發現,早期的得主大多因“文字細膩”、“描寫生動”、“開創新的寫作手法”等理由獲獎,到20世紀中下葉,作品的題材和寫作背景則開始越來越被看中。前蘇聯作家索爾仁尼琴在1970年的獲獎就曾引起爭議。他的作品以揭露現實著稱,卻與獎項一貫倡導的文學風格不相稱。批評者質疑,獲獎理由中提到的“道德力量”,到底是否足以讓索爾仁尼琴獲獎? 諾貝爾博物館的牆上寫著這麼一句話:“那些已被證明的事物,從前曾經只存在於人們的想像之中”。 爭議4:個人經歷是不是文學獎評選應該考慮的因素之一? 當略薩被宣布為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時,委員會對他的獲獎原因描述是“對權力結構制圖學般的細膩描述和他對個人的抵制、反抗和挫敗形象的尖銳刻畫”。但獎項揭曉後,還是讓很多秘魯政客還是吃了一驚:那個主張“激進主義”不被民衆買賬、競選總統失敗的政治家,還能成諾獎得主? 略薩似乎不以為然,他曾表示,“我不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卻可以是個(出色的)作家”;他還透露,與其歐洲同行相比,評委會在對他審核時有點過於強調他要負擔的社會責任了。個人經歷在文學獎評獎時是否被過分考慮,也是學界對獎項的重要爭議。有人認為,如果一名作家劣跡斑斑,作品再好也不能讓他得獎。但這一次,瑞典文學院顯然和略薩站到了一邊,他們似乎有意要說明:文學成就,根本不必與個人行為掛鈎。《衛報》的一篇評論就對此稱贊不已,稱委員會的決定將有利於“他的小說回到其應有的(中心)位置上”。 略薩認為自己是個糟糕的政治家,但若沒有那段經歷,他也許就寫不出來足以讓他獲獎的那些作品。 |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