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蕭功秦:“中國模式”的五大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0-11-10 11:27:48  


人民論壇雜志
  中評社北京11月10日訊/“強國家—弱社會”體制雖然在發展初期具有高效率整合社會資源的優勢,但隨著社會發展,其劣勢也同樣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來。人民網今日登出上海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蕭功秦的評論文章“‘中國模式’病得很重 面臨五大困境”,其內如下:

  中國模式不可能簡單地被不具備同樣歷史路徑與“前結構特點”的其他國家複制,也不可能被簡單仿效——

  ○中國模式源於特定的歷史路徑

  從政治與社會的關係來說,中國模式實際上就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由特定的歷史路徑,而自然形成的“強國家—弱社會”的關係模式。由於歷史路徑不同,文化傳統與政治生態不同,它區別於東歐模式、南歐模式、拉美模式、更不同於歐美發達國家的社會模式,它並非人們按某種理念人為設計的結果,而是改革開放的中國集體經驗,在不斷試錯過程中,適應環境變化而形成的歷史產物。

  更具體地說,首先,改革開放實踐中,執政黨保留著強勢的執政資源,其次,社會領域中的個人,地方與企業又在市場經濟中獲得了競爭的自主性。第三,國家的力量使社會發展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以內。社會自主發育受到國家有力的督導與管控。久而久之,改革三十年後的中國的國家與社會之間,就形成這樣一種特殊的“強國家—弱社會”關係結構。(這裡指的強弱是指這兩者的相對關係而言,並非指國家具有無限的能力。)這種結構在政治社會學上,也可以稱之為“後全能主義型的威權發展模式”。

  ○中國模式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種在不斷適應環境的“試錯反彈”過程中形成的中國模式,為什麼在經濟上有突出的效績?從強國家模式的結構上來考察:在市場經濟導向下,國家一方面允許社會中的個人、企業與地方等微觀細胞具有了追求自身利益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又利用全能主義時代形成的動員能力,來整合資源,通過資源與人力低成本的優勢,將整個國家變成一家“大公司”,讓各個省、地方成為各有自身利益的子公司,有學者稱這種結構是“行政聯邦主義”,也是這個意思,這種中國模式,在世貿組織的遊戲規則下,在外向經濟中發揮了競爭優勢。尤其是,在西方各國與發展中國家普遍陷入“民粹主義——福利主義”困境的條件下,中國這種經濟發展恰恰具有“權威整合——個體競爭”的集群優勢。

  如果了解了中國模式形成的歷史路徑與“前結構”特點(例如,繼承了革命的全能主義政治資源遺產,來維持社會穩定與經濟發展動員)那麼就可以理解,它不可能簡單地被不具備同樣歷史路徑與“前結構特點”的其他國家複制,也不可能被簡單仿效。中國的強勢國家承續了革命國家的強力機器,用以保證國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社會的有效管控,這更是其他發展中國家如印度、拉美國家難以仿效的。就這一意義而言,中國模式是非常獨特的,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認為其他國家可以如法炮製中國模式,是一種膚淺的皮相之論。

  有人認為德國模式比中國模式優越,這完全可能。但這樣的比較沒有實際意義,因為兩者完全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德國模式也以德國特有的的文化與傳統為條件,並由其特殊的歷史路徑而形成。德國的國力與富裕程度,使國家在保障社會福利方面有更多的資源與條件可以運用。而中國則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脫離本土條件去仿效外國再好的模式,也只能是東施效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