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經濟轉型的核心是金融轉型

http://www.CRNTT.com   2010-12-26 09:10:02  


 
  此種無序的同業競爭或同質競爭恰恰是國家壟斷經營的表現或後果之一。其一,由於存在金融產品和業務創新方面的過度管制,金融機構無法實現差異化發展,其結果必然是同質化競爭。其二,在銀行業存在利率管制和高達2個百分點利差補貼的背景下,銀行獲得的利差補貼與信貸規模成正比,因此各家銀行對低風險(而不是高收益)客戶的競爭一定是白熱化的。這是銀行信貸持續向國有大企業和地方政府背景項目傾斜的重要原因。其三,地方國資控股的金融機構高管由地方政府任命,其短期政績很大程度上與政府的非盈利指標掛鈎(比如市場占有率、行業排名等),這使同業競爭陷入不計成本的無序狀態。

  國家壟斷經營與過度的行政管制帶來了眾多不利的影響:第一,它使市場主體的經營風險和道德風險都通過政府擔保機制和銀行總分行機制向國家轉移。第二,政府行政幹預導致金融資源配置的扭曲和低效率。例如,中科院院士陸大道指出,中國以每萬美元GDP計的高速公路裡程已達1.4公裡,是美國的2倍、歐盟的3倍、日本的8倍。高速公路的過度建設不僅大量占用農地減少農業產出,而且導致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過度釋放。第三,價格與市場准入的行政管制導致機會主義盛行。商業銀行在高利差補貼政策的驅使下出現對房地產業、製造業和政府項目的過度放款。而股票發行審批制度在限制供給背景下使得發行市盈率過高,導致過度投機和市場的不可持續性。第四,利率管制帶來的融資成本低門檻使利率對投資項目的篩選機制陷於癱瘓。最終結果是社會資源配置的低效率、高風險,金融腐敗,產業和經濟結構扭曲及金融秩序的混亂。

  金融轉型的兩個抓手:放鬆管制與完善金融生態

  文章認為,金融轉型是經濟轉型的核心。金融轉型要求發展多元化、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要求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的多樣化發展。因此放鬆金融管制,促進金融的改革、開放和創新就成為經濟和金融轉型的核心任務。

  首先,需要放寬金融服務市場准入,改變金融業壟斷經營與無序競爭並存的局面。一方面,需要引入高素質外資金融機構以放大其鮎魚效應,而不是讓它們作為戰略投資者坐享金融壟斷利潤和存款人的利息補貼。另一方面,金融服務業還需要加快對民間資本的開放。筆者建議試點大型國資金融機構分拆分子機構並實行民營化的改革。比如工農中建等大銀行可試點向民營資本出售其部分支行,改制成單一社區銀行,以滿足服務業、中小企業和家庭的金融服務需求。大銀行與出售後的社區銀行具有天然的“母子”關係,可實現差異化發展和分工協作的代理行關係。國資背景金融機構可實施“內退外拓”的戰略布局,通過回籠資本、換匯後投向亞洲和其他高成長新興市場經濟體,實現跨國經營。“內退外拓”戰略可實現回籠貨幣降低通貨膨脹壓力、降低外匯儲備美元貶值風險、實現內部有序競爭的市場結構優化,並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微觀支撐等多重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