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南迪:印度民眾一直在做明智的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10-12-26 09:15:23  


 
  南方都市報:印度是否正越來越多地被來自較低階層和種姓的人們統治?

  南迪:是的,傳統的上層階級精英越來越難步入政壇,因為他們從來就是人口的少數。在一些邦,婆羅門已經三四十年沒有當過首席部長了。 

中國已經不加反思地接受了太多 

  南方都市報:您在12月4日在上海美術館的演講中,一個最大的關鍵詞是“損失感”(sense ofloss)。您說在“南方”(南迪習慣用於稱呼第三世界的詞)的社會科學領域,正是因為缺乏對現代性、啟蒙價值和進步觀念在我們的歷史和社會中所造成的損失的感受,所以其社會思想和學術普遍缺乏創造力,或者用您的話說,是“不育”。依您的觀點,什麼是中國現當代的還沒有被社會科學知識分子充分哀悼的“損失”? 

  南迪:中國經歷了那麼多的動蕩——— 革命、政權更替、領導人變換等等,發生了那麼多的事情,中國經歷了那麼多的階段,但是中國還沒有創造出哪怕一個能夠以這些經驗為基礎,能夠努力地處理這些問題並提出一種不同的看待政治進程過程本身的政治理論。我本期待中國會出現一種以中國為根基,並且對亞洲、非洲甚至拉美國家都具有直接相關性的政治理論。可它還沒有出現。我想原因是這樣的:缺少充分的思想交流,缺少足夠多樣化的理論立場供新理論從中誕生——— 只有通過這種思想的衝撞,新理論才會浮現。

  所以我認為在這種意義上,中國浪費了本可以不僅向中華文明,而且向世界文明做出巨大貢獻的黃金機會。這是一個例子。其次,我常說,中國農民、印度農民和俄羅斯農民是世界上最堅韌的農民,他們以自己的獨立、自主而聞名於世。他們自己教育自己,依照自己的關於美好生活的價值觀行事,並在其中不斷創新。但是,讓人難過的是:中國農民的價值被低估了。中國經歷了激進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開始將農民看做是這個過程中的拖累,或僅僅是工業化所需的勞動力的來源。可是我認為,農民生活方式能對中華文明做出直接的貢獻———事實上它已經極大地貢獻於中華文明———我認為它能夠被用來糾正工業化過程中的放縱。而我也注意到,這個社會並不願意給農民以很高的評價,而政策制定者們自己也隨了這個潮流。 

  我發現在眼下這個時期,中國的政策制定者,以及中國的蓬勃發展的城市部門和中產階級看起來持有同一種觀點——— 根本沒有必要傾聽社會中其他成員的聲音。這樣的話好像這個進程就不是壓迫性的了,好像城市化和工業化本身就不是目的了,在過去和現在之間的一種連續性就這樣維持了。中國已經不加反思地接受了太多,一些本該被保護的歷史連續性卻沒有得到保護。現在我們至少能夠看清城市化和工業化已經贏得了這場戰鬥,勝利的一方應該更慷慨地給予另一方以話語權。我擔心印度農民也面臨著相同的問題。 

  南方都市報: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有一種努力和聲音,認為亞洲本身擁有或正在創造一種與西方不同的價值,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南迪:我想,即便在非西方國家,很多這些價值人們也一直在追求。很多調查也顯示:在那些將這些價值斥為與“亞洲價值”不相容的國家,比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巴基斯坦,人們也持有這些價值觀。大家都喜歡自由。我們都相信如果人們的經濟利益得到保障,人們會高興,有人說人們只會在面包得到保障了之後才可能獲得自由。但是其實人們既要面包,也要自由,兩者都有優先性。普通民眾不能被看做是孩子般的“二等公民”,不能認為他們不知道自由的意義,不知道自己的價值觀是什麼。好!那讓我們來看,讓人們去通過研究來發現他們到底是不是持有這些價值觀!我願意等著經驗研究證據來證明這一點(普通人的價值觀裡沒有自由)。但至少到目前,我沒有看到有誰有證據這麼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