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圍觀猝死”看中國的社會病

http://www.CRNTT.com   2011-01-04 11:03:57  


 
  類似事件曾多有預演,2010年1月8日下午,一位85歲的老大爺在杭州鼓樓南宋禦街上不慎跌倒。眾多圍觀者無一人主動上前扶起,很多人表示怕負責任賠錢。12月15日下午1時許,深圳市福田區益田村,78歲的市委組織部老幹部肖雨生在小區裡跌倒,保安和路人無一上前攙扶。益田村保安部負責人解釋,不是他們冷漠,只是害怕承擔責任,確實不敢前去攙扶。

  筆者不厭其煩地引用新聞在於說明一個邏輯:害怕承擔責任成了一個可以逃避道德擔當的借口,害怕賠錢竟然也成了道德冷漠症的一個說辭。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所有類似事件的要害所在,但正是在這個邏輯上,讓所有國人埡口無言,缺少了批判和反思的勇氣,並且給集體冷漠的上演提供了看似正當實則萬分扭曲的價值觀。

  可以說,當下社會價值觀和是非觀的底線正在下沉,而老人在圍觀下猝死僅僅是一種證明罷了。鄭州的李凱強案後媒體及時地推出《如果路上遇到老人跌倒,你會扶嗎?》的調查,在調查中,選擇“絕對不會,怕惹麻煩”的有94534人,占調查人數的62.97%。而在杭州事件的新聞下是關於《如果你扶起別人卻被訛,下回還會扶麼?》的新聞調查,選擇不會的為78300票,占了96%。

  不難看出,公眾道德感麻木和冷漠本質上是人們一種特定的畸變狀態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具體表現為人們懷疑、漠視道德行為等對道德的冷漠感情,以及拒斥、推卸道德義務等消極性道德態度和道德行為。

  輕飄飄的“冷漠病”,沉甸甸的“社會病”。能讓我們驚醒嗎?惟有看客式“冷漠”,不見“社會病”土壤之消除,是社會的尷尬。可以說,“圍觀式猝死”加深了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裂變和心理危機,證明了人與人的關係出現了嚴重的冷漠化、物化和形式化現象。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提出:“對我們來說,一個行為,如果它是感激的恰當的和被人認可的對象,那麼,該行為一定應受獎賞;而另一方面,一個行為,如果它是怨恨的恰當的和被人認可的對象,那麼,該行為一定該受懲罰。獎賞,是回報、是補償、是以德報德。懲罰,也是回報、是補償,只是方式不同,它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該賞的必須賞,道德的行為應該而且能夠為行善者帶來幸福,這種幸福,不僅是精神上的,更應是物質上的。在筆者看來,這應成為當下的社會選擇。

  價值觀和是非觀底線下沉背後的“圍觀式猝死”當警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