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貨幣政策“系統性寬鬆”走向終結

http://www.CRNTT.com   2011-02-08 08:27:41  


 
  本輪物價上漲,與前一階段的貨幣供應急劇擴張緊密相關,貨幣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通貨膨脹現象的日益高頻化、短期化,說明短期“貨幣失蹤”的持續性正在減弱,寬鬆貨幣政策產生的通脹風險和資產價格泡沫風險的顯現周期正在縮短,貨幣高速擴張能夠很快在通脹預期上體現出來。而且隨著中國對資本、資產市場的調控力度加強,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推進,社保體系的不斷完善,造成“貨幣失蹤”的原因都會逐步消失,貨幣增加會比較明顯地反映在需求和物價上。通貨膨脹風險成為中國中長期內要積極應對的重要挑戰。

  貨幣總量要與經濟增長相適應

  文章認為,通貨膨脹可以看做是經濟中貨幣總量對物質產品的要求超出了實體經濟的發展能力,意味著貨幣經濟與實體經濟的不匹配。貨幣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脫節勢必導致一國或一個地區的經濟處於不穩定狀態。因此,貨幣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發展是否相一致,以及一個經濟體是否處於穩定發展的狀態,是一國或一個地區的重要命題,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後,這個問題就顯得更加突出。M2 /GDP正是展現一國或一個地區貨幣與實體經濟的聯繫及相互影響的綜合指標。但是,M2 /GDP的比值不能簡單地認為越高越好,特別是在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M2 /GDP水平持續升高,並超過其它國家和地區,成為M2 /GDP水平最高的國家,這一現象被稱做“中國高M2 /GDP之謎”。

  通過研究發現,以往中國處於經濟高速增長的發展階段,需要高的投資水平來支持,同時,較低的要素價格也帶來了高的淨出口水平,這種特殊的總需求結構決定了中國具有高的M2/GDP水平。這是一種正常的貨幣現象,與實體經濟發展是相一致的。但是隨著中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經濟增速將趨向回落,以往高的M2 /GDP水平將難以維持,如果這種現象繼續持續,一是缺乏總需求結構的基礎支持,二是會對物價水平產生上漲壓力,因此必須進行調整以適應中國新的經濟增長模式。

  貨幣政策要審慎靈活

  文章指出,全球金融危機過後,中國經濟已經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支持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動力逐步恢復,在前兩年貨幣高度擴張的情況下,通脹風險和資產價格泡沫風險已經相當嚴重,成為宏觀經濟運行的首要挑戰。貨幣政策應更多把注意力和政策著力點由促進經濟增長轉到防範通貨膨脹上來,充分考慮前期貨幣存量增長較快的潛在風險和逆周期調節需要,把好流動性這個總閘門,在滿足經濟發展合理資金需求的同時,保持有利於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的適宜貨幣條件,為穩定價格總水平、管理通脹預期創造良好的貨幣環境。

  在繼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等手段進行數量型調控的同時,並且盡快實施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這樣可以緩解貨幣政策工具作用空間日益狹小的壓力。加息不但有利於引導通脹預期,減輕未來的通脹壓力,而且有利於給過熱的房地產市場降溫,助力房地產市場調控。人民幣匯率應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逐步、緩慢地升值。利率和匯率還要密切配合,有先有後進行逐步調整,給市場一個明確的調整預期,嚴防投機資本的套利行為。此外,要運用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配合常規性貨幣政策工具發揮作用,保持社會融資總量及貸款總量合理適度增長。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