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聯合早報:穩定必須有社會基礎

http://www.CRNTT.com   2011-02-21 11:21:59  


 
  社會長期穩定所帶來的突變,短期內將對民眾的心理承受力及政治期待形成不小的考驗。突尼斯被前總統本.阿裡統治了23年、埃及也經歷了前總統穆巴拉克長達30年的統治。在兩國人民推翻他們的總統後,兩地均陷入無法治狀態,每天都發生搶劫或偷竊事件,逃犯冒充警員設檢查站騷擾路人、黑市充斥著洗劫而來的槍械,連娼妓和皮條客都不敢上街拉客。

  突尼斯及埃及的社會從穩定到失序,幾乎在一夜之間。政治強人倉皇辭廟,支撐著國家政治、經濟、社會各方面秩序的權力突然出現真空,自然會造成動亂。民眾“變天”成功,當然值得為腐朽體制的解體來慶賀;但在迎接新獲得的自由之前,人們必須面對充滿了各種變數的過渡期,而且結果並不必然圓滿。推翻舊政權的利弊,還要納入新秩序建立之前的艱險過程等代價一並計算,或許才能對革命結果有比較全面的得失評估。

  除了相當程度的運氣,阿拉伯各國的政治變化能否迎來民主的春天,端視各國是否累積足夠的社會資產,協助人民渡過新舊秩序之間的動亂期。這包括各式各樣的社會體制,如司法的獨立、軍隊的專業、媒體的自由、民間結社的活躍、人民教育程度與政治意識的成熟等等。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將決定新秩序在舊政權解體後能否建立、多快建立;否則,革命只會陷入惡性的政治循環,在民眾厭惡了失序的現狀後,因失望而期待另一個政治強人出來救世。

  阿拉伯各國推翻舊政權或要求政治變革的群眾運動,其實不外是再次證明了歷史定律——穩定離不開社會的民意基礎。突尼斯、埃及乃至目前爆發群眾抗爭的阿拉伯國家,之前都顯得大致穩定。茉莉花革命戳破了表面穩定的假象,缺乏民心民意的穩定,只能依靠鐵腕所製造的恐怖氣氛達成。一旦人民發出與汝偕亡的怒吼,舊秩序的崩潰就在旦夕之間。

  茉莉花革命的教訓,對於許多面臨類似社會問題的新興國家的政府與人民,都有寶貴的借鑒意義。對政府而言,民意的表達、民氣的疏導、各項社會制度的健全,才是穩定的真實基礎。對民眾而言,社會失序的代價絲毫不能輕忽,革命式的突變比考驗耐心的漸變,代價可能更大。人們最終得出什麼結論,將決定國家未來的方向。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