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大城市“人口控制論”是偽命題

http://www.CRNTT.com   2011-02-25 10:31:10  


資源富集導致許多外來人口放棄流動,定居城市。
  中評社北京2月25日訊/近期全國多個城市先後出台購車搖號、購房限量行政措施,以期控制城市人口規模,減少外地人口流入。然而,分析“以房管人、以業管人、以證管人”為代表的六大“人口控制論”不難發現,人口大規模單向度往一線城市流動本身並沒有錯,計劃思維的政策“隔離牆”亦無法圍堵人潮汹湧。

  ■ 引導人口合理流動?民眾自發追逐最優生活,資源配置才是基礎

  不同人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居住地,選擇本身是經過成本計算並且自發形成的。大城市在經濟、文化、醫療、教育、公共設施等各種社會資源方面具明顯優勢,由此產生的強大吸引力以及觀念的更新,導致許多流動人口已不再頻繁流動,選擇在大城市定居。

  一線城市有這麼高的就業機會,有這麼好的公共服務水平,到這裡上大學比別的地方方便很多,到這裡就業工資也比其他地方高,對這些優勢的追求遠不是靠各種限制令可阻止的。這也可以解釋深圳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非戶籍人口與戶籍人口比例高達8∶2,相當比例的外來人口成為城市主人。

  ■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公共服務攻擊不均,基礎地區差異指標最高

  一線城市資源富集在吸引人口流入凸顯的現實是,各地社會公共服務供給不均。主要表現在城鄉二元化導致的“重城輕農”,中央與地方對基本公共服務財政支出分擔比例失衡,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部門中工作人員、設備、設施配置的數量及質量上的差別。

  特別在不同地區民眾對基礎公共服務享受的差異方面,《中國政府公共服務:體制變遷與地區綜合評估》指出,2000至2004年間,我國各類公共服務地區差異指標中最大與最小之比的5年平均值分別為:基礎教育1.728、公共衛生1.774、社會保障2.351、基礎設施3.072、公共安全1.923、環境保護1.96,各類基本公共服務的地區差距在2至3倍,尤其是西部地區遭受了巨大不公。

  ■ 城市承載力已達極限?城市的人口和承載力同步增長是安全的

  一線大城市人口已超過承載力極限的說法經常成為控制人口的主要理由。但生活中最直觀的感受是,城市規劃設定的最大人口數“屢設屢破”,市民生活總體水平卻在不斷提高。這中間一再被忽略的事實是:城市本身的“容量”在不斷增加。其實,城市人口和城市人口承載力就是分子和分母的關係,強調分子數據的增大同時,不應當忽視如何做大分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