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故宮的“門”,折射了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11-05-20 12:23:11  


 
  這里可能牽扯到一個概念:公有。我們這里總是說很多東西是公有的,這個詞從字面意義上看是屬於全體國民所有,包括國企、央企都是公有或者國有體制的產物。但全體國民是個虛化的概念,一個故宮是不可能讓全體國民去管理的,必然就會有具體的管理者。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這樣的管理者,在很多國家是如履薄冰,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不但被媒體監督,而且每一筆花費、進項,都要透明地呈現在公衆面前。更重要的是,如果他們出了差錯,通過各種合法的途徑都能砸了他們飯碗。

  如果沒有這樣的重重防範措施,最大的可能就是,那些管理者把原本該公有的東西變成管理者所有,直接拿回家者有之,利用其生財者有之,還有的人幹脆兼而有之。您能想像,一個文化機構居然嘴硬到連個錯別字都不願承認麼?因為他們知道不承認也沒什麼,汝等百姓不能把他們怎麼樣。而更為重要的是,這樣的機構是不能真正認錯的,一旦認錯,他們無所不能、完美無瑕的外衣就被戳穿了,他們的合理性就喪失殆盡了。偶爾的認錯,必然是為了遮掩更大的錯漏與犯罪,正如這次故宮連著兩次認錯一樣,都是為了認小錯、遮大醜。

  所以,這個連續劇您可以看作是一個小偷沒注意偷了公產私用者,而這些人偷的是我們所有人共同繼承的財富。不是有小偷偷了貪官而最終讓貪官東窗事發的例子嗎?這事兒也差不多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