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年輕一代的權錢膜拜,誰應對此負責?

http://www.CRNTT.com   2011-06-17 11:10:51  


 
  權和錢各自驅使著道德的衰落,而權和錢之間的互相交易功能更是加速著這個進程。對年輕一代來說,無論是“權”也好,“錢”也好,只要能夠得到其中的一個,或者和其中的一個靠上邊,就有了自身的價值。

  除了權和錢之外,也同樣嚴重的是中國整個社會經濟結構在迫使年輕人的權錢膜拜。在具有高度流動性的社會裡,道德的主體是個人。要一個個單獨的個人變成道德人,就要給他們予希望。如果個人可以通過自己正當的努力,實現自己的希望,那麼這個社會必然具有一定的道德水準。但如果個人失去了這個希望,或者說無論通過自己怎樣的正當努力也實現不了這個希望,那麼道德概念就會消失得無影無蹤。從很多方面來說,中國的年輕人正處於這樣一個道德的困境。
 
  例如住房問題。住房是一個人的基本生存空間。古人把“居者有其屋”和人的道德聯繫起來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人沒有一個基本的生存空間,道德又能基於什麼呢?而中國的房屋政策在短短的二十多年時間裡,非常有效地扼殺了年輕人的這個“空間”希望。有關方面始終沒有有效的具有長遠眼光的房屋政策,任由“權”和“錢”操縱,主宰人們的居住空間。對今天中國的大多數年輕人來說,在飛漲得毫無止境的房價面前,光靠自己的努力是很難得到一個體面的生存空間的。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人可以責怪他們對權錢的崇拜,因為權錢是他們得到生存空間的工具。 

  教育也是一個例子。前段時間,人們發現大學畢業生和農民工的工資和收入水平有拉平的趨向,甚至也發生農民工的水平較大學生高的情況。這和從前的“腦體倒掛”的情況不同,因為那時這種情況的產生是因為人為的控制。在今天市場機制調節勞動力市場的情況下,這種情況的產生只能說是中國教育體制的問題。人應當接受盡可能的教育。這應當說一個基本的道德判斷。但當接受教育者和不接受教育兩者的工資和收入水平拉平甚至更低的情況下,道德就必然要被虛無化。而對年輕所接受的教育不是年輕一代本身所能控制的。 

  實際上,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中國的年輕一代面臨越來越大的困境。中國的改革開放曾經造就了一個開放的體制,給年輕人予希望。但現在整個社會似乎被各種既得利益所分割,他們把持著各個領域,社會的開放度較之改革之初越來越小。從前是控制扼殺年輕人的希望,現在則是自由扼殺著他們的希望。年輕人很自由,不過就是沒有機會。儘管也不時會有年輕人為自己找到一條出路(正當的手段和不擇手段的馬基雅維裡主義,包括對權和錢的依附和屈從),但對很多年輕人來說,希望則是越來越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