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調控豬價只能適得其反

http://www.CRNTT.com   2011-07-14 10:52:55  


 
  二、政府干預豬價,越調越亂

  政策補貼讓豬農飽嘗虧損苦果,部分農戶退出市場、殺豬避險

  為防止價格波動異常,調動養豬農戶積極性。2007年,以《國務院關於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意見》為綱領的一系列補貼政策先後出台,內容涉及能繁母豬補貼、能繁母豬保險、對生豬調出大縣進行獎勵等內容。2008年初,豬肉價格居高不下,國家又將農戶獲得的能繁母豬補貼從50元/頭提至100元/頭。政策叠加效應使2007年以來的2年內豬肉產量增加了14%,遠高於此前年均增長2.1%的正常水平。

  政策推漲的養豬業持續積聚”潰壩“風險,“豬多價落"的市場規律讓養殖戶們在隨後的2009年下半年和2010年上半年飽嘗虧損的苦果。產豬重鎮四川省的豬農開始宰殺母豬避險,因為喂得越多,生仔越多,價格上不去,賠得就越多。有媒體報道,2008年全國母豬存欄數有4000多萬頭,但補貼卻發放了6000多萬頭;四川省資陽市在豬肉價格高企的2年間,規模養殖場從70多個增加到280多個。

  當市場供小於求之時,市場末端的價格上漲會迅速傳遞至生豬養殖環節,在有大利可圖的情況下,政府部門即使不加以刺激,人們養豬的積極性也會提高;若再出台刺激措施,人們養豬的積極性就會過於旺盛,生豬養殖出現非正常過快增長,從而導致豬價暴跌。2008年下半年那一輪暴跌的起始,就來源於此前迅速擴張的產能致使之後豬價回落,生豬養殖嚴重虧損,此時大量投資者以及部分散戶逃離市場,從而為新一輪豬肉價格暴漲埋下伏筆。

  價跌時無人問,價高時遭遇政策習慣性壓價

  為了熨平豬價波動,2009年1月,國家發改委聯合6部委發布《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調控預案》,規定當豬糧比價低於6∶1正常值時,政府要適度採取增加中央和地方凍肉儲備、發放養殖貼息、飼料補貼等措施平抑價格。但實際上,最近幾年豬梁糧價格比經常在6:1以下徘徊,養殖戶長期處於微利甚至虧損狀態,豬病疫情多發常常讓其血本無歸。有評論直言,正因為這些年豬肉價格經常遭遇價格調控,養豬戶等市場主體的利潤無法保障,也是“瘦肉精”、注水肉等問題屢禁不絕的原因之一。

  有豬農抱怨,政府習慣性壓價還是從“城鄉二元化思維出發”,大多站在城市具名角度考慮肉價,一漲價就說“市民吃不起肉了”,價格回落就報出“十元肉再回百姓餐桌”的喜訊。實施上,長年養豬的很少有人能准點趕上好行情,漲價時賺的錢都承載著前兩年豬價暴跌時的虧損,能堅持下來已屬不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