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假面時代 我們為什麼都要裝(下)

http://www.CRNTT.com   2011-08-08 14:46:53  


 
  2

  情境的影響,很容易左右人的行為。

  如今的中國人,扎堆一起,最熱的詞匯是票子,是房子,是車子,是收藏,是旅遊,是奢侈品。

  各大機場書店,最醒目位置的圖書一定是成功學或者勵志作品;堆頭電視裡,滔滔不絕地噴著的,永遠是不知哪兒冒出來的成功學導師。

  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京西單圖書大廈,成功學著作專櫃,也是蔚為壯觀。

  毫無疑問,成功學是我們時代的顯學。

  追求成功並沒有錯。不過,中國人的成功學,只崇尚物質主義的標準和量的累積,不關心手段,遑論人性。

  “勝利者是永遠不會被指責的”,這句話道出了中國成功學的實質。

  過去被長期壓抑的社會的物質欲望,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在傳統規則失範的轉型時代迅速引爆。

  人人渴望成功,渴望快速成功。

  於是,成功者的一言一行,通過各種媒介和影視作品有意識地放大,垂範於社會,重塑和引領著社會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

  人們熱衷於追隨成功者,亦步亦趨。不過,在一個資源相對壟斷,機會不均等的社會裡,成功者永遠只是一小部分。

  成功主義成為主流價值觀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讓人放棄了具個性化的內心追求,而投奔於成功標準的旗幟之下,人人都用物質主義的標尺來衡量自己的生活。

  失敗不再是悲劇,更沒有悲壯的意味。因為在成功主義者看來,失敗是可恥的。

  即便不能獲得像楷模那樣的成功,哪怕面上模仿和偽飾他們的行為方式,把自己想象成為那個階層的一員,也成了社會流行的風尚。

  於是,戴上面具,刻意模仿或假扮成功者,順理成章,再無心理障礙。

  裝,或者面具,恰恰能夠掩飾原有真實的自我,把自己裝扮成一個渴望的特定階層的人,以實現心理上的愉悅。

  這是一種追求,還是自我欺騙,此間差別有時已極難分辨。

  美國魔幻喜劇電影《變相怪傑》中,形象地闡釋了面具的意義:衰到極點的史丹利得到一個魔幻面具,變身成為一個無所不能、專與惡勢力抗爭的英雄,最終懲治了惡棍並抱得美人歸。但這個面具,同時也是一個欲念的象徵,戴上面具,搞怪的欲念甚至罪惡的欲念,頓時擁有了實現的能力。

  3

  成功學所以能夠長驅直入,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絕大多數社會成員個體不獨立,習慣於以別人的評價來衡量自己的努力。

  裝或者面具的背後,其實是一種身份焦慮。

  中國人追求人的解放已有相當長歷史,但從來沒有經歷過個人主義和個性解放的真正洗禮,社會上具獨立人格者仍在少數。

  一直以來,對一個人的認知不是從獨立個體角度,而是從他所在社會階層或群體來判斷。重要的不是你是誰,而是你屬於哪個組織。

  在規則失範的時代,個體原來所托庇的階層解體,組織崩裂,個體的角色也因此而動搖,變得模糊不清。

  這一過程失去的,除了物質上的供給,還有精神上的仰賴。

  相對於原來穩定的生活,這是一種新的不確定性。

  對於一個習慣依靠群體階層來定位自己的人來說,不確定性是致命的,不安全感油然而生。

  於是,人們的內心都困惑於在他人眼中我究竟是誰,急切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同。

  裝和面具,實際上是個體重新尋找“組織”,重新為自己定位的行為。

  在資源壟斷的社會中,只有成為壟斷階層的自己人,才能獲取更多資源,事業成功的可能性才大。所以,戴上面具,讓壟斷資源的階層認為是自己人,才可能與他們一起分享商業上或其他的成功。

  裝,或者假面生活,實際上是個體喪失獨立性、沒有獨立價值還要硬撐後的一種“有病呻吟”,是絕望中尋找希望的“自我保護”,或自我麻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