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農村生的出路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1-08-11 12:10:14  


 
  廉思:通過高等教育來實現社會流動,不僅是具有相當獨特性的“中國模式”的一部分,也是一項出色的制度安排。自1999年以來,高等教育的擴招為數百萬原本沒有機會上大學的學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更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接受高等教育的熱切願望。從絕對數量上講,擴招使更多的工農子弟得以接受高等教育,這當然是有利於社會公平的。但是,量變必然引起質變,對任何已經大眾化甚至普及了的教育而言,競爭都將圍繞著教育的類型和質量出現,在越高的層次上,不平等越顯著。

  對不同階層的子弟而言,大學的門檻並非是“同一條起跑線”。他們所擁有的不同的資本,必然深刻影響未來的大學生活,也將改變未來的社會生態

  記者:學校的學生群體應是多元豐富的。當學校生態趨於單一,或者說更關注所謂的優質學生時,這個教育生態會發生某種失衡。現在,有這種情況嗎?我們意識到了嗎?

  儲朝輝:無論小學、中學還是大學,生源的多樣性必然帶來教學資源的豐富性。我曾經向某個重點大學招生負責人建議:從統計上看,每千人中智力較高的人數比例是相當的,某一個區域內的前幾名肯定都是優秀人才,與其在北京招收600分的考生,還不如在邊遠地區招收在當地名列前茅的考生。他的回答是:這樣進校後由於考分差別大將無法上課。這裡又涉及到我們的大學教學如何進行的問題,從保證高質量角度看,大學不宜上大課,應盡可能進行個性化教學。但現今我們大多數大學採取的依然是“一堂課”教所有學生的方法,這種方法不僅會降低質量,也會產生新的公平問題。對那些對這種大課不感興趣的學生是不公平的,也就是教育生態失衡,但這種失衡事實上在小學階段就出現了,也會帶到高考和大學後的教育,長期積累對學生的傷害是巨大的,目前關注這方面的人還太少。

  廉思:不同階層的家庭對子女的經濟支持和精力投入差別很大,精英階層對子女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計劃的統籌安排以及對子女人格潛移默化的影響,都或顯或隱地實現了精英階層的代際生產。如果一個家庭在經濟上有優勢,那麼這種資本往往可以在教育過程中轉化為優勢,這種叠加效應在當前的自主招生考試中得到了充分體現。當然,這也必然會延伸到大學校園內部,對不同階層的子弟而言,大學的門檻並非是“同一條起跑線”,他們所擁有的不同的資本,必然深刻影響未來的大學生活,也將改變未來的社會生態。當最終的結果呈現為只有富裕家庭的子女可以上名牌大學,而大多數寒門學子無法依靠知識改變命運的時候,我們又該用什麼來保證他們所代表的兩個階層能夠和睦相處?
 
  高等教育制度,應該對不公平的社會格局進行制衡和糾正,而不是順從和複制;精英大學應該保守社會的德性、反制權力與資本的滲透、公平地從社會各個階層中選拔培養新的精英

  記者:黃全愈《高考在美國》的書中介紹,哈佛大學曾錄取過一個叫Liz Murray的紐約流浪女。幾年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錄取了一名48歲的流浪漢、退役軍人迪威特。畢業時,他代表全體畢業生上台致辭,而我們的名校常常以招錄各地狀元為榮。我們該怎樣變革,來營造一個健康的生態環境?

  儲朝輝:公平作為一種理念,應當體現在全過程和多方位。從社會角度看,貧富差距過大和權力層級過多是導致教育不公平問題加劇的基礎,必須在這方面不斷改進;同時,我們現在的教學、評價等各方面都有謀求教育公平的較大空間。短期內改變鄉村考生不公平狀況,可以將教學條件的不均等性作為一個因子,比如依據教學條件的差異狀況,以1萬考生作為一個單位考區,在單位考區內依據考生成績分為若干等次,招生學校對不同分數但等次相同的考生錄取時同等對待。這一措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生源和師資的均衡分布,操作得當則有利於整體教育均衡發展。

  廉思: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學入學制度儘管設計非常繁複,也特別強調大學的自主權與考生的選擇權,但在促進社會流動方面表現不佳,而且近年來入學公平性的問題還有惡化趨勢。不過,我們也必須注意到,發達國家早已開始實施一系列的救濟政策,試圖對弱勢階層有所補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