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企業500強依然不夠強

http://www.CRNTT.com   2011-09-06 08:13:17  


  中評社北京9月5日訊/中國企業500強榜單日前發布,中石化蟬聯榜首7年。今年500強的入圍門檻達到141.98億元,比之上年大幅提高了28.1%。且中國內地入圍世界500強企業數量取得歷史性突破,世界地位更加突出。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社評表示,中國企業500強的成長,是中國經濟不斷成長的一個重要標誌。縱向比較,中國500強企業的規模實力、經濟效益、創新能力確實都在明顯增強。毋庸置疑,不斷成長的500強企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從納稅、解決就業等經濟指標來看,均是如此。如2011年500強企業的納稅總額達到2.73萬億元,較上年的2.12萬億元增長了28.77%,並且占2010年稅收總額的37.3%。500強企業貢獻了一個國家近四成的納稅額,其意義不言自明。其中有數十家企業還躋身於世界500強中,從當年純粹的跨國企業“追隨者”,部分已經發展到“挑戰者”的水平。

  文章稱,那麼,一再被批評為“500強,實際上還是500大”的問題,是不是有了本質的變化了呢?透過今年這張500強企業的榜單,恐怕還不能不遺憾地說,中國企業500強,在某種意義上,仍然還是500大。

  強,是就質量而言;大,是就數量而論。大未必強,大,可能是“紙老虎”。一個企業的理想狀態,是不斷做大,同時不斷做強。只做大,做不強,往往並不能“大而不倒”,一旦發展周期逆轉,或外部形勢不佳,就有轟然坍塌的風險。國務院國資委前主任李榮融曾說:“強而不大,沒有足夠的影響力,但不至於垮;大而不強,遲早要垮,而且垮的影響也許會更大。”這個總結頗為精辟。

  猶記得兩年前,同樣是發布中國企業500強的榜單之時,人民日報曾刊文潑了一盆冷水,稱500強不能總是“大老粗”。所謂“大”,指500強企業大多是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所謂“老”,指傳統行業依舊占較大比重;所謂“粗”,指其中不少企業的業績靠的是行業紅利、資源紅利和政策紅利,而非技術紅利、管理紅利。以此標準對照今年的500強榜單,又能看到多大的進步呢?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