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三狂”州長背後的官場集體性潰爛

http://www.CRNTT.com   2011-09-27 14:32:44  


 
  楊紅衛成長為這樣一個貪腐典型,原因並不難分析,概括起來,無非就是兩點,一、權力觀、價值觀、發展觀的扭曲與變形、二、監督機制的缺位,導致監管真空的形成。

  一個人價值觀的形成固然與個人天性有一定關聯,但其成長的外部環境卻是個人價值觀導向的決定性因素。楊紅衛自踏入仕途之日起,就與官場扯上了關係,他每天都會與官場上的各色人打交道,難免會沾染官場上的不良習氣。古今中外,官場文化從來就是醬缸文化,五味雜陳,“奴才政治,畸形道德,個體人生觀、勢利眼主義,應構成醬缸的主要成分……”(柏楊語),尤其是中國的官場醬缸,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殘餘,官僚氣息頗為濃厚,官場的勾心鬥角、明爭暗鬥必定會或多或少地影響他,這從報道中的一個例子可以窺其一斑:楊紅衛任團州委書記時,雖然按處級幹部待遇他可以分到一套房子,但州委辦公室負責人考慮他還是單身漢,就沒有分房子給他。他找到州委辦公室負責人理論未果,他狠狠地說:“我會長大的”。不曾想幾年後他果然回到州委任秘書長,那位州委辦公室負責人無奈提前退休。長期浸淫於這種官場醬缸中,加之自己強勢、狂妄、不甘人後的性格,楊紅衛的貪腐之路實也在情理之中。

  我們的監督機制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所謂“特色”,可能就是說中國多種監督方式齊抓共管,密切配合,體系嚴密,但越是齊抓共管,就越是九龍治水,漏洞百出,尤其是對一個地方的一把手,同級監管根本就不起什麼作用。這些官員常會形成一個利益群體,而且有時會是一個政治家族,難免會沆瀣一氣,抱團腐化。

  一個人的腐敗往往是集體性的潰爛,基於此,他們當然不會為了揭發一個人而去斷送自己的政治前途。即使會有正義感的官員、部門敢於擔當,揭露黑暗,也往往會迫於壓力投鼠忌器,不敢放手去查。如本案中,幾年前楚雄州紀委在連續查了幾個案後他認為影響了楚雄經濟發展和楚雄形象,很不高興,公開說:“再查,我斷了你們的財政供應!”這樣的淫威之下,調查人員為了自己的生存,還怎麼敢去維持正義?在這種逼仄的現實語境中,很多諸如此類的貪腐大案只能靠群眾舉報,媒體曝光或者更高一級的部門介入才能浮出水面,但這遠不能釜底抽薪,這種解決路徑只會讓楊紅衛們心存僥幸而不會對權力與權利有絲毫敬畏。須知,打蛇要抓七寸。

  是誰給了楊紅衛“三狂”底氣?答案不言自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