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真成了“中上等收入”國家嗎

http://www.CRNTT.com   2011-12-27 09:35:51  


 
  收入分配改革還需更給力

  文章稱,不少專家也指出,人均國民總收入的不斷提高並不能掩蓋中國目前日益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時評人冀彥偉更是直言,世行的劃分標準沒有考慮到財富分配公平問題,他說:“我認為世界銀行應該再加一條標準:基尼系數在0.5以上的,哪怕你人均國民總收入在100萬美元以上,也直接從分組中踢出去。”

  可見,對中國的老百姓來說,中國躋身“中上等收入國家”與中國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一樣,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因為國家經濟實力不能等同於國民消費實力,國家經濟實力越發雄厚並不等於自己的腰包也同步厚了起來。因此要讓普通百姓真正認可中國的經濟發展的巨大成就,讓更多的國家財富轉化為居民可支配的財富,就需要政府在收入分配改革的問題上再多加努力。

  名詞解釋 人均國民總收入(GNI)

  文章分析,世行所採用的“人均國民總收入”分組標準與人們所熟悉的“人均GDP”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不同的概念。

  一般來說,國民總收入(GNI)就是指的GNP(國民生產總值),1994年起逐漸取代GNP成為各國採用的正式統計指標。GNI可理解為GDP加上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再減去對國外的要素支出。用公式表示為:國民總收入=國內生產總值+(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對國外的要素支出)。人均國民總收入即指國民總收入除以國家總人口。

  儘管對大部分國家來說,這兩個數據的數值一般相差不大,但與人均GDP相比,人均GNI更能反映一個國家真實的經濟狀況,因為GDP是國土原則,GNI包含了外國公司在本國創造的收入,而這些收入最終要流入外國。

  此外,人均國民總收入既包括企業所得和政府所得,也包括居民個人所得。而人均可支配收入則只包括居民個人收入中扣除向政府繳納的諸多稅種以及交給政府的非商業性費用等以後的餘額,比人均GNI更能真實反映一國居民的實際生活水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