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秦輝:繼承辛亥 反思辛亥

http://www.CRNTT.com   2012-01-14 09:59:47  


 
  第二,其實革命與否的界限也很模糊,立憲派雖然主張民主立憲,但前提是君主要放棄皇權,如果不放棄,當時的立憲派也沒有排除要採取激進手段,但是他們講的激進手段,只是體制的革命,不是種族的革命。革命派與他們最大的區別不在於是否革命,而是排滿不排滿。用當時立憲派的話來講,他們的區別在於政治革命還是種族革命;而當時革命派的說法是,我們和他們的區別是所謂的排滿論和政治革命論的區別。這兩派都要搞政治上的變革,這是沒有什麼不同的。

  第三,和平與暴力的界限其實也是很模糊的,但是秦制與憲政的對立是很明顯的。我們現在都認為立憲派是主張和平的,這種看法有很大的問題,因為大家知道,立憲派的老祖宗康、梁,從戊戌開始,就沒有放棄暴力的傾向,大家知道,一開始就有戊戌兵變的密謀,後來有自立軍起義,可以說,武裝勤王,暴力維新,從來是立憲派沒有放棄的選擇。因此,立憲派並不是甘地主義者。

  這裡我還要講,體制上變革得深刻與否,與這種變革的暴力與否,也是兩回事,辛亥革命雖然名為革命,但是實際上流的血,比所謂的很多改良,比如日本的明治維新,要少得多。當然,辛亥革命以後中國發生內戰,那是另外一回事。辛亥革命本身是沒有流什麼血的,因此所謂和平與暴力的界限其實也是很模糊的。

  我剛才講了,在辛亥以後,很多人說革命派激進,但實際上,當時的立憲派追求的英國式立憲,其實也很激進。現在有一些比較徹底的保守主義的朋友,認為連立憲派都很糟糕,甚至有一種輿論,說是“革命不如立憲,立憲不如維新,維新不如洋務,孫黃不如康梁,康梁不如李張(李鴻章、張之洞),光緒不如慈禧太後”,如果這種言論到極致,我覺得就比較成問題了。所有的這些言論有一個前提:如果不搞革命,我大清就可以保得住。

  但是大家看看歷史,在沒有革命也沒有立憲的時代,中國多少王朝已經崩潰了!而且太平天國以後的清朝,就和黃巾以後的東漢,黃巢以後的唐朝一樣,已經不是亡不亡的問題,而是亡了以後怎麼辦的問題。亡了以後,中國是能夠通過共和制度避免那種治亂循環,避免流血成河的局面,還是再重複一次改朝換代、流血成河,辛亥革命很遺憾地並沒有開創一條使中國通過憲政民主擺脫王朝循環的道路。

  我們可以講,辛亥以後從1911年到1949年,甚至廣義地講,從1851年太平天國一直到1949年,其實是重演了歷史上的一次王朝循環,辛亥革命的任務本來是應該打斷這個王朝循環,但是可惜,它並沒有做到。但是我們不要認為是辛亥革命才造成了這個王朝循環,我們對此感到遺憾是應該的,但是因此去罵辛亥革命,我覺得是沒有什麼道理的,這是第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