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逸夫小學變臉4S店”暴露了啥?

http://www.CRNTT.com   2012-02-21 12:29:24  


逸夫小學三層教學樓如今成了陝西渭南威達汽車服務公司的辦公樓(2月17日攝)。新華社記者 都紅剛攝
 
  一、教育的“雞肋”地位並無改變。趙村逸夫小學花費近200萬元,在村幹部眼里,孩子讀書跟這200萬相比,扯淡得不輕。讀書用處不大,上大學不但無用,還是個賠本的買賣。畢了業就失業,還不如打短工的父輩掙錢多,這道“風景”之下,“再富不能富教育,再窮不能窮幹部”就順理成章。村里如此,縣里市里也差不了多少。看看老師尤其是農村偏遠地區的待遇就會知道,留不住人就說明了一切。

  二、村幹部跟村民不一條心還很普遍。村民自治搞了30年,以烏坎村為代表,原先的村幹部並沒有成為村民的知心人和當家人,這種現象非常普遍。中國鄉村社會情況十分複雜,但是村民自治的確是個好東西。必須承認,30年來這個最基層的民主固然是在漸進,但是不盡人意之處太多太多。無論如何,趙村的村幹部也不能算不清是孩子們讀書重要還是賺錢重要這筆賬。這也絕不是就一個“愚昧無知”就可以交代過去的事情。

  三、基層行政觸角還相當麻木不仁。趙村逸夫小學修建了兩三年,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竟然說不知道。一個鳩占鵲巢的4S店敲敲打打開門亮相,是需要一段時日的;孩子們從新學校又搬到老學校上課,直到村民忍無可忍採取堵門行動,這些當地基層幹部眼皮子底下的事情,怎麼都會被置若罔聞?說不定,當4S店橫空出世時,有人正要舉杯慶賀招商引資功成名就呢。

  當天《新華每日電訊》刊文說,如今慈善捐助的“逸夫小學”演變成當地村委會的牟利工具,有違法理、情理。當地教育局可能的“利益均沾”,現實的疏於檢查、罔顧民意,甚至有意無意地姑息、縱容與不作為,理應受到追責。事實是,沒有強力的民眾監督,公益捐贈、教育法規的相關規定並不能減少受捐地方或部門借此項目牟利的衝動,“硬規定”容易被“軟執行”,或淪為“一紙空文”。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相關制度會不會得到切實執行,相關失職、瀆職、亂作為者會不會受到嚴厲處罰,且來拭目以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