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強人普京的民主命題

http://www.CRNTT.com   2012-03-14 09:42:04  


 
  為此,梅德韋傑夫提出,今後一段時期要在高效節能技術、核子技術、航天技術、醫學技術與戰略信息技術五個戰略方向展開工作,並在莫斯科近郊科爾科沃建立類似“美國矽穀”那樣的高科技園區,被稱為俄版“矽穀”。

  實現上述轉變的必要性十分明顯,但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俄羅斯現代發展研究所所長伊戈爾.尤爾根斯指出:俄羅斯“現代化、摒棄原料經濟向創新型經濟發展的過程過於緩慢”。(〔俄羅斯〕《俄羅斯報》,2010年4月14日)之所以緩慢,有多種原因。

  第一,俄羅斯企業缺乏創新的積極性。目前只有10%的企業有創新積極性,只有5%的企業屬於創新型企業,只有5%的產品屬於創新型產品。

  第二,與上述因素相關,俄羅斯在實行由資源型向創新型轉變時,面臨著難以解決的矛盾:一方面反覆強調要從出口原料為主導的發展經濟模式過渡到創新導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另一方面,發展能源等原材料部門對俄羅斯有著極大的誘惑力與現實需要。要知道,在俄羅斯國家預算中幾乎90%依賴能源等原材料產品,燃料能源系統產值占全國GDP的30%以上,占上繳稅收的50%與外匯收入的65%。而俄羅斯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在全世界同類產品出口總額中占0.2%都不到。

  第三,設備陳舊,經濟粗放型發展,競爭力差,這些是老問題,又是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解決的問題。這在向創新型經濟轉變的條件下,更具有迫切性。不少學者認為,俄羅斯自2000年以來,雖然經濟一直在快速增長,但令人擔憂的是,俄羅斯經濟仍是“粗糙化”即初級的經濟,工藝技術發展緩慢。俄羅斯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第一副所長索羅金指出:“俄羅斯主要工業設施嚴重老化,到目前至少落後發達國家20年,生產出的產品在國際上不具有競爭力。機器製造業投資比重為2%—3%,對先進設備供應國的依賴令人堪憂。”俄羅斯早在2003年—2004年已有60%-80%的生產設備老化。

  設備不更新,技術落後,已成為制約俄羅斯向創新型經濟轉變的一個重要因素。轉型20年來這一狀況並沒有改變,俄羅斯機電產品出口的大幅度減少,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俄羅斯與中國的機電產品在雙邊貿易總量中所占的比重從2001年的24.9%下降到2010年的4.1%,其中高新技術產品占2.6%。俄羅斯連重點發展的軍工產品質量也難保證。2011年7月13日,梅德韋傑夫總統怒批國產武器是“廢物”。2011年7月10日,俄羅斯發生了沉船事故,第二天一架安-24客機出事,半個月以前一架圖-134客機出事。俄羅斯交通設施大部分還處於蘇聯解體前的水平。以上情況說明,研究俄羅斯經濟現代化進程時,不充分考慮設備老化問題就不可能得出正確結論。

  第四,投資不足。為了優化經濟結構,就需要大量增加在國際市場上有競爭能力的經濟部門和高新技術部門的投資。梅德韋傑夫總統成立了俄羅斯經濟現代化和技術發展委員會,並確定了國家經濟現代化與技術革新的優先方向,這涉及到醫療、信息、航天、電信、節能等領域。發展這些領域都要求有大量的投資。解決這些問題,俄羅斯學者認為有三種選擇:首先是優化預算支出;二是讓石油天然氣企業為代表的國家自然資源壟斷企業增加對科技創新的投入;三是調整稅收政策,減輕高新產業區的稅負。

  第五,俄羅斯與西方建立現代化聯盟難以取得實質性進展。加上俄投資環境差,引進外資乏力,普京在競選期間,提出引進外資要占俄GDP25%的宏大計劃也不易實現。創新型經濟發展緩慢,經濟發展擺脫不了能源等原材料部門,這必然使俄羅斯經濟難以在短期內實現現代化與保證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反對腐敗問題。在“梅普”時期,一直在強調反對腐敗問題,但至今未見成效。2010年7月27日,梅德韋傑夫在現代化委員會的發言中指出,俄向創新經濟過渡就需要解決貪污的阻力,減少行政壁壘,發展良性競爭,不解決這些問題就不可能實現現代化。據俄有關學者估計,腐敗所涉及的金額與國家財政收入相當,企業的行賄支出占企業總支出的一半。今後能否通過各項改革來解決腐敗問題,這對普京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