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志武:中國最大的收入差距在政府與民間

http://www.CRNTT.com   2012-04-01 08:40:18  


 
國有經濟是私人消費“抑制劑”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國有經濟部門的產出僅占GDP約35%,但是,我認為這被嚴重地低估了,因為大量的國有企業實際控股、參股的企業沒有被算進去。

  如果把所有企業股份、資產和土地包括在內,政府擁有社會財富的60%~70%。這表示,過去32年改革開放中經濟發展創造出來的絕大部分財富效益,都被政府享有。

  國有制是中國私人消費增長的主要“抑制劑”,它阻止了土地價值增值、企業產權升值所可能帶來的對居民消費的推動作用。

  有觀點認為,國有制對整個社會是有益的,而且國有企業利潤增長和國有資產增值應該幫助減少或消除對公民收入的徵稅。但在中國,大部分稅收權力掌握在行政機關、國務院的手中,國有企業經營狀況也很少受到人大的監督制衡。

  這也解釋了當中國的總儲蓄從1992年占GDP 41%增長到近期的51%,其中這10%的總增長中,有7%來自企業儲蓄增長,其餘源自政府儲蓄增長,而私人儲蓄占GPD比重的22%卻沒有任何改變。

  國民收入中的居民所占份額在減少,私人消費相對於GDP的比重驟然下降。這只會激化國內供需的不平衡,使中國甚至更加依賴出口,由此人民幣必須處於低估值狀態。

  的確,國有體制和政府對資源的控制,在過去已經成功幫助中國實現高速工業化發展,但代價卻是政府和社會之間日益擴大的收入和財富差距,如今也成了經濟結構轉型的根本障礙。它不僅壓制了中國的私人消費增長,也對全球的諸多不平衡負有部分責任。因此,中國必須進行國有資產改革,並且對稅收權加以約束,必須減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