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避免硬著陸須重樹體制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2-04-24 08:20:21  


 
  以上情況表明,中國經濟陷入“硬著陸”的可能性在增大。然而,按照年初制定的宏觀經濟政策,今年的宏觀調控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同時根據形勢變化適時適度預調微調。

  但從實際安排的規模來看,無論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均有不同程度地縮小。在財政政策方面,財政支出的規模有所減少,今年擬安排財政赤字為8000億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這說明財政政策實際上有所收縮。在貨幣政策方面,廣義貨幣預期增長14%,也比去年16%的預期增速下調了兩個百分點,和今年一季度實際增速13.4%相比旗鼓相當。這意味著今年的貨幣供應量也並不會比去年寬鬆。

  實際上,這種宏觀政策的配合主要目標是為了抑制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去年以來,由於2008年過度寬鬆貨幣政策的後遺症,物價漲幅大大超過了預期目標。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的CPI達到5.4%,超過年初4%預期目標1.4個百分點。在一系列緊縮政策的打壓下,物價快速上升的勢頭終於得到遏制。今年一季度,CPI同比漲幅為3.8%,要低於實際控制目標。

  文章認為,今年中國面臨的宏觀經濟形勢更為複雜,防通脹依然不可鬆懈。目前通貨膨脹率雖然暫時有所下降,但未來反彈的可能性很大。在中國CPI的構成中,食品價格占有較大的權重,這就使得中國的通貨膨脹與食品價格的漲跌緊密相關。近期部分農產品價格又開始出現暴漲行情,其他農產品也不能排除再次跟風,推動CPI指數不斷攀升。

  更應該注意的是,今年的經濟增速有可能掉入長期均衡點之下,宏觀調控已從過去的既快又好變成了保增長控物價,再調整為穩增長防物價。如果物價形勢再次反彈,在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的情況下,那麼中國經濟極有可能陷入“滯漲”的陷阱之中。

  而一旦“滯漲”的態勢形成,那麼必然將使中國順利實施相應的宏觀調控政策增加障礙,並使諸多政策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因為按照經濟學中“菲利普斯”曲線理論,宏觀經濟政策在保持增長和治理通脹方面往往容易顧此失彼,魚和熊掌不可得兼。這就說是,如果想要保持經濟增長,就必須容忍更高的通貨膨脹率;而為了抑制通貨膨脹,那就要以較低的經濟增長作為代價。

  文章稱,對於中國而言,在目前的經濟狀況下,保增長顯然要比抑物價更為重要。換句話說,當前宏觀調控應以保增長為核心目標,並將通貨膨脹設定在一定的合理和可容忍的範圍之內,努力實現保增長和控物價的雙重任務。

  這是因為,相對於當前較低的通脹率來說,不斷下滑的經濟增速對整個經濟社會的衝擊更大。受經濟下滑首當其衝的就是加劇就業形勢的緊張。據測算,如果GDP增速每下降1個百分點,將導致近百萬勞動者失去工作崗位。此外,地方政府的財政狀況將進一步惡化,並有可能加劇地方債務違約的風險。事實上,如果經濟持續下降,以速度換改革的目標並不能實現,反而會增加經濟社會發展中積累的各種矛盾。

  從改革開放30多年的歷史來看,中國經濟“硬著陸”的現象只出現過一次,即上世紀80年代末期至九十年代初期。當時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從10%以上驟降到4%點多,經濟改革也幾乎停滯。另有一次曾經面臨著“硬著陸”的巨大風險,即上世紀90年代末期。但在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政策之下,“硬著陸”的風險得到有效化解。

  文章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又一次面臨“硬著陸”的風險,並且國內外的經濟形勢與以前相比均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何正確選擇宏觀調控的組合政策,將是對管理層的一大考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