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陳剛:空氣質量角力擊中中國模式“軟肋”

http://www.CRNTT.com   2012-06-08 10:51:01  


 
  中國環保和外交官員公開批評外國獨立公布內地空氣數據,說明這一環保問題的重要性,已超越傳統低政治領域,變為具有影響政權合法性和雙邊外交關係的高政治議題。究其原因,在於受中國獨特政治經濟架構支撐的“中國模式”,雖然在高速發展經濟、解決就業等方面具有強大魅力,但在環境污染、腐敗和產品質量等方面,留有硬傷和嚴重副作用,而這些問題已成為關係到中國發展模式能否持續的決定性變量。

  從目前的情況看,這些方面的進展不大,人民失望和不滿情緒在快速增長。以空氣質量為例,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排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不僅遠遠落後於西方發達國家的主要都市,而且也比不上一些經濟發展程度不如中國的發展中國家的大城市。中國一些部門和學者,習慣將空氣污染與各地特殊的氣象和地理條件相掛鈎(一些城市喜歡把空氣污染歸咎於當地風力太小),然而現實情況是,在中國大規模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同時,由於過度依賴煤炭的能源結構、激增的城市人口和汽車數量,以及出口加工工廠污染的擴散效應,中國污染物的排放,伴隨著中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比重的增加而增長。在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同時,原本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工業生產所產生的污染,也紛紛“外包”轉移到中國,中國3萬多億美元巨額外匯儲備的背後是巨量的污染。

美國是否“別有用心”

  從中國官員的反應來看,美國“故意”在網上發布中國城市空氣質量,有干涉內政之嫌,似乎美國外交機構如此作為,絕不僅僅只是在提醒本國僑民,中國的空氣有多“毒”,更可能有某種政治目的,屬於唯恐天下不亂的外交“小動作”。事實是否如此,外界不得而知;然而一個客觀現實是,解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空氣污染問題,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連北京奧運、上海世博這樣的國際盛會,都未能提供有效契機,來解決這些地方的空氣污染,政府確實需要反思環保和經濟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從中國政府“十二五”規劃來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這些尖銳環保問題的提出,不僅不會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而且有利於中國的長遠持續發展。從相對中立、權威的國際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的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來看,墊底的中國大城市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