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晚年宋慶齡:享受“皇家”待遇仍不快樂

http://www.CRNTT.com   2012-06-16 10:18:39  


 
未與孫中山合葬之謎

  宋慶齡在北京病逝後,有人猜測:一生追隨孫中山的宋慶齡,一定會與孫中山先生合葬。

  出乎猜測者的預料,宋慶齡的遺體在火化後的第二天,骨灰就用飛機被運往上海,安葬於萬國公墓的宋氏墓園。這樣做完全是尊重宋慶齡生前的囑托和安排的。

  對於宋慶齡為什麼沒提出葬於中山陵這個問題,曾受黨中央委托全權負責安排宋慶齡後事、並與她有世交稱她為“叔婆”的廖承志說:“她想也不曾想過這些。”廖承志在《我的吊唁》一文中解釋說:“她的一生地位崇高,但她從未想過身後作什麼特殊安排。中山陵的建造構思,她不曾參與過半句,也不願中山陵因為她而稍作增添,更不想為此花費國家、人民的錢財。”

  據宋慶齡的秘書李雲回憶,宋慶齡曾對她說過:“孫先生安葬在南京中山陵,他是偉大的革命家,受到人民的瞻仰,我不應該去沾他的光。”

  在病重時,宋慶齡特向守護在身邊的沈粹縝和保姆鐘興寶交代:“如果我有什麼問題,就去上海,去我父母安葬的萬國公墓。他們旁邊共有六個穴位,希望我們姐妹兄弟安葬在一起陪著父母。現在看來只有我一個人可以陪著父母了。在那裡,朋友們會比在高聳的紫金山更容易找到。紫金山是只為真正偉大的人物服務的。”

  宋慶齡的一生,和她最後的決定,表現了她的忠誠、她的謙遜。她一生始終不渝地懷念孫中山,但她從來沒有想從“孫中山夫人”的身份中得到什麼好處,相反,她為了這個身份作出了巨大的犧牲。

  有研究者認為,宋慶齡把她身後的安葬看成“私人的事情”,安排與她的父母及家人、與終身為她服務的“李姐”葬在一處,符合她的思想和性格邏輯,是可以理解的。

  宋慶齡懷著某種歉疚依戀雙親,尤其是她的母親。年過80歲之際,宋慶齡曾在一封私人信函中述說自己22歲時在上海不辭而別,投奔流亡在日本的孫中山並與他舉行婚禮的事:“我的父母看了我留下的告別信後,就乘下一班輪船趕到日本去,想勸我離開丈夫,跟他們回來。我母親哭著,正患肝病的父親勸著……儘管我非常可憐我的父母——我也傷心地哭了——但我拒絕離開我的丈夫。”

  而當國民黨中有人竭力否認她的孫夫人地位時,宋慶齡表示:“他們可以說我不是孫夫人,但沒有人能夠否認我是父母親的女兒。”《宋慶齡傳》的作者愛潑斯坦分析說:“這可能最早透露出她的一種想法,這種想法使她在病危時提出要同父母葬在一處的要求。”“文革”中,她父母的墓地遭到嚴重破壞,後來經總理參與才得以修復,這也許更促使她想要永久地陪伴在父母身旁。

  還有人認為,宋慶齡對於身後事的決定,表達了她一生追求婦女獨立解放的思想。早在1913年她在美國威斯利安女子學院讀書時,就寫下了《現代中國婦女》一文,提出婦女將與男人並駕齊驅的思想,認為不僅中國革命成功離不開婦女,社會主義建設也是如此。

  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1953年底,宋慶齡在一次重訪武漢時,曾親自為風景秀麗的東湖邊上的九女墩題詩。九女墩是為紀念太平天國時期慘遭殺害的太平軍九位女戰士而立的,為避清廷破壞,故不稱墓而稱墩。這首詩成為她一生中為數不多的詩作之一。詩中寫道:

  在這裡我們偉大祖國的中心,遠在過去很久的日子裡,有九個無名的中國婦女,不肯屈膝不願低頭,她們反抗,為了人民,她們獻出了一切,為了人民。

  在這裡我們偉大祖國的中心,在她們之後的年代裡,更有千萬像她們似的繼承者,燃燒著革命的火焰,裹扎起戰鬥的創傷,在人類新時代的歌聲中,向前邁進,她們同樣地無名,她們獻出了一切,為了人民。

  在這裡我們偉大祖國的中心,在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我們為那九個無名的婦女,樹立起碑石,為了景仰她們,也為了景仰所有的中國婦女,我們今天紀念著過去,為了瞻望到將來,我們今日正在建設著明天,為了所有的人民。

  這首詩歌充滿了激情和濃重的歷史感——中國婦女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首詩也是她內心世界的反映,是對革命、婦女地位和人類進步的深厚關切的表白。這首詩由何香凝親筆書寫後刻在石碑上。後來,宋慶齡把詩文拓片用鏡框鑲好,一直懸掛在她寓所的書房中。

  宋慶齡還在一篇題為《中國婦女爭取自由的鬥爭》的文章中提出:“有一天,婦女將不再以偉人的妻子與昵友的身份,而憑自己作為公民的權利參加國家的活動。”這實際也是她個人的一個心願。

  從宋慶齡對身後事的安排來看,作為一件私事,也許是她想去實現“不從屬於偉人”這一樸素願望的舉措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