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端午節紀念屈原實為後人誤解

http://www.CRNTT.com   2012-06-24 09:57:40  


 
包粽子始於哪個朝代?

  唐宋時端午節已成為法定假日

  端午節最早流行於南方。南方水多,一直有向水裡投放包裹食物祭祀水神的風俗。早期的包裹物並不固定於蘆葦葉,有的用植物葉子,如菰葉將有黏性的黍米包裹成角狀,這叫“角黍”,也是最原始的粽子;有的用竹筒裝米,稱為筒粽。後來還有用箬葉包粽子,至於用蘆葦葉包粽子,則相對比較晚,但卻流傳至今。

  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期得到強化,粽子的形狀、內容也都發生了變化。今天的肉粽、果仁粽在當時均已出現。當時煮粽子很講究,並不是直接放在清水裡。據西晉人周處《風土記》記載,當時人們“以菰葉裹黏米,以栗、棗灰汁煮之”,即將栗、棗燒成灰,和水煮粽子。

  粽子用米最講究的當是唐代,要選用上等糯米,當年來華的日本人將粽子的做法帶回國,至今日本還有“大唐粽子”的叫法。

  唐代人很重視端午節,這一天“公務員”還會放假。端午節成為法定假期,便始於唐朝。唐代人很喜歡放假,漢魏時國家法定節假日只有冬至和夏至,而到了唐代,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全都可以“休假一日”。

  宋朝繼承了唐代的休假制度,而且比唐代人還喜歡過端午節,時人俗稱之為“解粽節”。

  從史料來看,宋朝人最會包粽子,花色很豐富。據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記載,宋朝人會在粽子裡加入鬆栗、胡桃、姜、桂、麝香之類,包出的粽子多種多樣,有角粽、筒粽、錐粽、秤錘粽、茭粽、九子粽等。煮也不一樣,將艾葉燒成灰,和水共煮,這樣煮出的粽子呈金色,故有“角黍包金,香蒲切玉”一說。

  宋時還有“賭粽”一俗:賭誰拿的粽子粽葉長。解開粽子後,粽葉長的勝,短的輸,輸家或賠酒或賠錢。

  宋朝人過端午節也大有講究。在宋朝,京城人家一般從五月初一就開始準備了,會用粽子祭祀天神。節日食品除粽子外,還要吃“白團”、品“端午果子”、飲菖蒲酒、艾酒。這之後,古代中國人過端午節再也沒有宋人的那份熱情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