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誰炮製了“野雞”期刊?

http://www.CRNTT.com   2012-07-03 09:13:15  


誰炮制了“野雞”期刊?
  中評社北京7月3日訊/日前有媒體爆出,國家核心中文期刊、著名文學雜誌《大家》,被調查發現存在一個“野雞版”:同一個刊號、刊名、類似裝幀,且是同一個編輯部。據推算,該“野雞版”每年為雜誌社斂財不會少於2000萬元。一個正版刊物維持精神豐收,一個“野雞版”刊物撈足物質文明。《大家》雜誌的這套“兩手抓”,讓人憤怒之餘又頗感無奈。那麼,到底是誰炮製出了“野雞刊”這種神物呢?騰訊“文化觀察”日前登載文章《誰炮製了“野雞”期刊?》:

“一號多刊”成潛規則 “野雞刊”遍布全國 
 
  明碼標價,買方、賣方、中介齊備,產業鏈完整

  一樁買賣之所以被稱為買賣,一定是有買方、賣方的。而由於買賣雙方的信息不暢,中間商就會出面聯繫兩方,作為買賣的橋梁出現。從這個意義上說,很多國內的雜誌,其版面業已成為商品。據《大家》雜誌社分管黨委副書記王建南、編輯部主任王紹來等介紹,《大家》理論版(即俗稱的“野雞版”)每篇“售價”為100元~800元。然而,據買過版面的論文發表人透露,一篇5000字以下的論文“版面費”約5000元。那這個差價花在哪了呢?

  “雲南地處邊疆,我們要滿足每期刊物的發稿量,就只能由編輯部委托北京或外地一些文化公司來組稿。雜誌社一般不和中介直接對接,但不排除這些文化公司再與中介轉包、勾兌。”王建南的一席話或許道破了其中緣由。據調查,《大家》雜誌的“編輯”並非有正式資質和編制的編輯,而是文化公司方面的組稿人員。那麼,作為中介的文化公司吃走了版面費的大頭兒,就不難推測了。 
 
  《大家》一號兩刊:老實文人愛犯的錯誤

  《大家》這次被揭出的“一號兩刊”,一正版+一野雞版的操作手法,說到底是犯了個老實人的錯誤。作為文人,拉不下面子,不願或不方便把正版《大家》給做成野雞版,於是在保留正版的同時,搞了個野雞版。可以想象,如果他們心再狠一點,不搞兩份刊物,而是直接在一本刊物上搞收費登稿,那頂多在業界會老落下個“《大家》墮落了”的名聲,一小部分文藝中年老年會扼腕嘆息一番,但不會被媒體查出問題來。結果他們出於文人的面子,維持了正版《大家》的高標準,其結果就是授人以柄,讓人輕易查到了野雞版《大家》這個“贓物”,人證物證俱在,沒什麼可抵賴的了。 

  《大家》雜誌此次事發,很大程度上還要“得益於”它的名聲。作為“90年代文學轉型期最具影響力的純文學雜誌”、“唯一與《收獲》一道兩摘‘魯迅獎’的國家核心中文期刊”,《大家》無疑吸引了更多的眼球。而放眼全國,這種一號兩刊乃至一號多刊的情形,不僅不罕見,反而已是業內皆知的秘密。而那些沒有搞“一號多刊”的雜誌,也有很多同樣在收取版面費,所不同的是,《大家》搞的是正版+野雞版,而那些雜誌是直接把正版做成了野雞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