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蔣介石到台灣後對失去大陸如何檢討

http://www.CRNTT.com   2012-08-05 09:16:29  


 
  在書第一編的緒論中,蔣介石談到寫書的目的時說:“我們中國這三十年來,所受的慘痛教訓,我深望其能對今日同遭共產主義的威脅的國家及其領導者,有所裨益。我以為蘇俄的武裝暴力,亦與世界歷史上野心侵略主義者一樣,並不足畏,且必歸失敗,但是他的武裝暴力,乃潛存於其‘和平共存’的外衣之內。自由國家的領導者甚難洞察其危機之存在,比及發覺而奮起抵抗,則為時已晚。我深恐今後俄共及其傀儡中共以其侵陷我大陸,奴役我同胞的故技,轉而為害於世界人類而無法阻止,乃不揣愚拙,特將本書公之於世。”並說“倘能以此對自由世界,尤其是我亞洲非共國家,有所貢獻,那就是我民族歷史上這一最大犧牲的代價,乃獲得了補償,而我對於世界反共鬥爭,亦克盡其應盡的責任了。” 文中的“和平共存”即大陸譯的“和平共處”,蘇共二十大表示堅持對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奉行“和平共處”的方針,蔣介石的書也是一種適時的應對。蔣介石還說:“我發表這一記錄之時,衷心充滿著悲痛無比的情緒,也懷抱著堅強不移的信心。”

  這本書的第一編題為“中俄和平共存的開始與發展及其結果”,文中蔣介石概述了30年的歷史,從原因講到結果;第二編“反共鬥爭成敗得失的檢討”今天看來是更為精彩、更值得研讀的內容。

  在第二編中,蔣介石先是總結了國民革命各戰役的成敗得失。對第一戰役--北伐戰爭,他認為,在北伐前戡定中山艦事變,北伐中全面清黨、肅清了共產分子,並“粉碎了蘇俄赤色帝國主義建立東亞新殖民主義的陰謀”,北伐才取得最後的成功。第二戰役,蔣介石稱“長江剿匪戰爭”,即毛澤東說的“十年內戰”的後半期,中共黨史中的“五次反圍剿”。蔣說,國民政府面臨與日軍和共產黨兩面夾擊的形勢,行動受限,前三年的第一次至第四次圍剿“都未能收得預期的成效”。而第五次圍剿,採用了正確的思想和策略,才“肅清了長江七省匪區的大小巢穴,徹底粉碎了共匪蘇維埃傀儡組織”。他說的政策方針有:“先安內而後攘外”;“三分軍事,七分政治”;“戰略取攻勢,與戰術取守勢”等。軍事上有步步為營、節節築路、劃區兜剿、分進合擊等。共產黨的總結正相反,第一次到第四次反圍剿勝利,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對第三戰役--抗日戰爭,蔣介石寫道:“我們中國是一個弱國,無論經濟、工業、科學、技術,以及軍隊、武器,都不如日本。因此九一八以後,我們忍辱負重,與日本談判和平,六年之中,並不輕言宣戰。但是戰端一開,我們只有不惜‘向國內退軍’的焦土政策,而以三民主義的新精神,和國民革命的新戰法,來對日本軍閥,作絕對性的戰爭。我們堅持這一戰略原則,全面抗戰至八年之久,其間雖經過蘇俄無數破壞的陰謀,和共匪積極反動的叛亂,但最後終能與世界大戰,獲得共同勝利的結束。”對第四戰役--“抗戰勝利後反共鬥爭的挫折”,蔣說,“抗日戰爭勝利之後,蘇俄與中共得以施逞其侵略計劃,而我們反共戰爭,竟遭受悲慘的挫折。三十年來國民革命之傳統精神,被其”喪,民族固有的德性幾乎毀滅”。

  接著,蔣介石以甲乙丙丁、一二三四分門別類地檢討各個方面的失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