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國“重返亞洲”與亞洲秩序的巨變

http://www.CRNTT.com   2012-09-18 09:45:40  


 
官方話語變得無效

  隨著中國和亞洲國家的經貿關係的深化,一些亞洲國家對中國的認知也發生了變化。在早期,也就是中國仍然是一個資本短缺的經濟體時,中國比較依賴這些經濟體的資本和技術。但當中國在短短的30年間轉型成為資本過剩的國家,並且其資本開始“走出去”的時候,這些國家就開始有了很不相同的想法。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就是很多經濟體開始對中國產生依賴,尤其是在經貿方面。自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從日本、韓國到東盟國家,在和中國的貿易中一直處於順差。儘管這表明它們從中國的經濟崛起中獲取了不少的利益,但同時也說明了這些經濟體對中國的依賴。第二,與此相關的是這些國家開始考慮經濟和戰略之間的平衡問題,就是說對美國的戰略依賴和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從長遠來說是否能夠持續的問題。一些國家開始憂慮如果這種情況繼續下去,一旦對中國的經濟依賴變得不可扭轉,是否會促使中國重新回到傳統版本的“朝貢體系”,即中國確立其主導地位。

  美國和亞洲國家的中國“認知”的變化也有中國方面的原因。儘管中國的高層一直在堅持“韜光養晦”的和平崛起戰略,但其它方方面面的變化使得這個官方話語變得無效。

  第一,執行層的問題。中層官僚階層的外交行為,開始表露出強烈的大國沙文主義的味道。中國周邊多是小國,自然對中國官員的態度十分敏感。中國一些地方、國有企業等官員,甚至外交官員,在和小國打交道時,缺少“小國意識”,缺失足夠的專業主義精神,使得小國家錯誤地感覺到中國的外交政策在發生急劇的變化。

  第二,中國的外交在中央層面呈現多元角色,往往缺少協調,一些非外交部門經常取代外交部門,發表涉及到重大國際問題的言論,並且表現為聳人聽聞。第三,中國也經常為周邊國家問題尤其是朝鮮問題所拖累。亞洲國家往往認為中國應當對朝鮮的不負責的國際行為負責。第四,民間聲音和話語的激進化,民族主義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儘管中國民間也有理性的聲音,但無論是本國媒體還是外國媒體,經常張揚那些極其非理性的聲音,從而給亞洲國家造成一個很負面的印象,好像全中國都是毫無理性的民族主義者。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美國宣布“重返亞洲”。美國“重返亞洲”是如何影響著亞洲秩序呢?這裡包括中美關係、中國與亞洲國家的關係和美國與亞洲國家的關係。首先,“重返亞洲”改變甚至中斷了中國和亞洲國家之間的互相調適。儘管美國“重返亞洲”到目前為止更多的是表現在言語上而非行動上,但這足以改變一些亞洲國家對美國的期望值。一些國家以為美國會像往日那樣(冷戰時期)投入大規模的力量來應對中國,形成類似美國和蘇聯那樣的對立,從而想提前選擇站在美國這一邊,這尤其表現在那些和中國有海上領土主權糾紛的國家。很顯然,這些國家的選擇也趨向於迫使中國中斷繼續向這些國家調適的努力。儘管中國的選擇到目前為止還是防禦型的,但足以阻礙中國和這些國家關係的發展和深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