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陳志武:為改革尋找新動能

http://www.CRNTT.com   2012-10-19 11:14:44  


 
  陳志武:原來所說的漸進式改革,“摸著石頭過河”,直至改革走到終點,促使包括政治、經濟、法治方方面面的制度不斷提升。但這背後有一個隱性假設,就是在改革完成之前動力始終存在。可現在看來,當漸進式改革推行到一定時候,經濟取得成果,製造出不同的利益群體,這些利益群體就會變成進一步改革的阻力,導致改革難以繼續。

  從這個意義講,漸進式改革存在內在的邏輯悖論。比如,房地產等行業已經跟“官權力”結盟,這時候要對“官權力”陽光化,在政治程序上加以制約,必然威脅到已經建立起來的官商結盟的格局,因為這會直接威脅到自身的利益。他們更願意維持現有格局,拖延政治改革。

  《財經》:上世紀80年代的那些改革者,一部分“蛻變”為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從改革的動力變成了改革的阻力。

  陳志武:是的。現在為什麼退休幹部更有可能提出改革訴求?這說明部分在位的一些(當然不完全都是)既得利益者,更喜歡在不陽光、不透明、不被監督的環境中行使權力。在美國也是這樣,總統和其他官員都不願看到自己的權力受限制,不會主動推動限制行政權力的改革,只是他們受到美國三權分立體系的制約,沒辦法。因此反思起來,漸進式改革在最初有它的道理,是一個較好的選擇,但由於其背後的邏輯悖論,到現在必須要改變。對中國而言改革是一個進行時。中國式漸進改革的結局如何現在還不能完全判斷。

  1978年,鄧小平提出改革,能成為整個社會絕對主流的共識,是因為那時日子沒辦法過下去了。但現在不同。

  《財經》:相較於早期改革,經濟改革所要解決的深層次問題更加複雜,漸進式改革越往後阻力越大,你認為現在的改革動力如何?

  陳志武:最後可能難免以某種形式的經濟危機為代價,觸動政治體制改革的動力。一定是經濟方面付出代價。沒別的辦法,人的本質就是“不見棺材不掉淚”。

  今天的中國,靠經濟改革帶來新增長和新社會福利增值,空間已經很小。如果其他領域的制度建設沒有進一步變化,經濟改革所能推動的事情並不多了。

  《財經》:我們注意到,伴隨著社會發展,如今政府機構也愈顯龐大。呼籲建立“小政府,大社會”的聲音漸高。有消息稱,中國新一輪的大部制改革勢將必行。

  陳志武:在全國人大體系沒有真正對權力監督制約之前,不要對“大部制改革”抱太大希望。過去的經驗是,每次部委機構改革到最後都是機構更加重叠臃腫,否則公職人員的數量也不會隨越機構改革越來越高。所以,首先要推動的是權力制衡機制,推動政府部門體系之外的權力制衡機制。

  這些年報紙和其它媒體很少提到“簡政放權”,這類詞在過去八九年很少出現。說明什麼呢?在缺乏制約權力擴張的機制下,政府在增加新機構,而不會減少什麼機構,政府機構已經足夠龐大。

  前不久有成立民企部的說法,千萬不要這樣。就像當年成立工信部一樣,說起來很完美:為了促進電信高科技行業的創新和發展。但這個部門出來後,與其說是促進,還不如說是阻擾電信高科技的發展,因為他們推出那麼多新的審批和監管程序,反而抑制了創新的靈活度和自由度,調配研發資金的舉措在相當程度上也把企業的注意力從創新轉移到“跑部錢進”的路子上來。民企部如果成立,恐怕也會變成民營企業發展的阻力。

  人們出於理想化的願望,指望成立這個部、那個委,然後給這些新部委做明確定位和分工,儘管起初的權職定位很清晰,但成立之後就沒有機構去確保這些部委是否運行越位了、是否權力擴張得超出初衷了。你不能只管它們的成立,而不管之後的運行情況,不盯住它們的權限和盡責。沒有人盯著它們,它們當然會不斷擴權,該做的不做,而不該管的又偏偏要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