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洞悉全球經濟危機的真相

http://www.CRNTT.com   2012-10-20 09:27:16  


 
  “裁判職能”和“外力干預”有時候會被混淆甚至誤導。裁判的公平公正,首先要求市場規則本身對市場參與者一律平等,不偏袒,裁判職能還要求自己不能下場踢球,也不能去影響供求雙方和競爭各方的力量。而經濟中的外力干預則完全偏離了獨立客觀的裁判職能,直接介入影響供求雙方和競爭各方的正常力量。

  上面談到不受外力干預情況下,需求是以供給為基礎的,那麼有沒有無需供給支撐的需求的情況呢?有,而且是全球性的普遍現象,在政府印鈔或者借債刺激等干預情況下,都可以無需自身供給支撐地製造需求。舉個例子,政府增發了1億元鈔票,不管最終拿去投資、做國民福利還是用於增加銀行信貸等等,都會憑空產生一種沒有自身供給為基礎的階段性需求。比如說增發鈔票中,有1000萬元最終用在基建投資上,會立即憑空增加基建投資需求,而政府本來沒有這額外的1000萬元用作投資的,這些增量投資不需任何財政基礎做支撐。

  “扭曲的供求關係”定義:是一種在外力干預刺激下,製造了沒有自身供給支撐的額外需求拉動了社會供給,或者靠行政手段控制、影響供求,由此形成的供求關係。

  自然供求關係中描述的供給和需求主體可以統一到一方上面來,而在扭曲的供求關係中,需求和供給往往產生主體上或者至少是規模上不匹配的脫節錯位現象,比如說上述因為印鈔而憑空產生的額外需求,可以完全沒有任何供給做支撐,又比如說政府補貼購車消費(外力干預),某人根據其生產供給能力(收入水平)本來沒有足夠能力購買汽車,因為大額的補貼刺激他才去買了一部汽車,這部汽車需求沒有其供給能力做充足支撐,這種汽車需求屬於無法自動持續的扭曲需求。

  自然供求關係是一種自我持續的良性循環,而扭曲的供求關係最大特點就是“無自我持續性”,會陷入惡性循環,這是兩者的本質區別,也是理解經濟危機的關鍵所在。扭曲供求關係中的額外需求是外力刺激下產生的,它的無法自動持續很容易理解。以上述補貼購車為例,有補貼存在,就有這部分增量需求,補貼一撤除,增量需求自然就消失,而廠商在刺激拉動下為滿足這些增量需求而增擴的產能在補貼終止時自然就過剩了,它是一種資源的錯誤配置。這與自然供求關係下的需求有著本質的區別,自然供求關係下的需求相當於有源之水,是一種活水,每種需求背後都有他自身的生產供給(收入水平)做支撐,供需是一種正常的勞動交換關係,這種有供給支撐的自然需求從整個經濟體來講是一種穩定的需求,不會發生系統性的急劇變化。而扭曲供求關係下的額外需求則是無源之水,是外力刺激的產物,需要外力不斷地添加才能維持。

  在不受外力干預情況下,整個社會的需求結構是相對穩定和逐步發展變化的,但在外力干預下,需求結構會因干預刺激發生大幅度扭曲。比如說,在不受干預情況下,目前整個社會資源分配到國內普通商品服務、房地產、基礎設施和淨出口這四個方面的比例正常應該是85%、10%、5%和0,但在外力持續干預下,這四個方面的分配比例不合理地變成了50%、30%、15%和5%,這背後意味著會有大量的社會資源被錯誤配置到為滿足那些不合理增加的扭曲需求上面來,形成了錯配產能。

  舉個在房地產上資源錯配的例子,在自然供求關係下,某國一年生產100萬套房子就可以滿足市場的住房需求,但在外力干預下(例如因擴張貨幣政策導致持續通脹和信貸擴張,從而拉動在住房上的保值增值投資需求),需求又額外增加了100萬套,由該外力刺激導致的這部分增量需求,是一種無法自我持續的扭曲需求(或稱泡沫需求),一旦刺激因素撤除(貨幣停止擴張),這部分需求就會消失。那麼,為滿足這種扭曲需求而增擴的產能(如:鋼鐵水泥建材及勞動力等等),就是資源的錯誤配置,是一種錯配產能,當外力刺激撤除時,錯配產能就會面臨清算(破產倒閉、重組轉移)。因此現實情況就是,為了維持扭曲需求不收縮,只能持續地進行干預(刺激),導致這種錯配產能越吹越大,當因消費物價或者資產價格漲速的制約無法再按往常規模干預刺激,錯配產能不得不開始清算時,危機就會爆發。

  這裡對上面的淨出口也做個特別說明,從中期的角度,在不受外力干預情況下,一國的進口和出口應該是自動平衡的(即淨出口為0),你沒有出口1000億元的商品給他國,你就沒有進口1000億元他國商品的能力。但在外力干預的情況下,就會出現持續性的甲國大額順差而乙國大額逆差的情況。乙國通過借債印鈔維繫逆差,甲國通過匯率干預維繫順差,再借給乙國進口產品,雙方共同干預維繫著這種扭曲的供求結構。這種干預下的扭曲結構對雙方都是極其有害的。從乙國來講,持續累積的債務最後根本無法償還,你讓它用什麼來還呢,用紙幣嗎,它可以源源不斷地印給你,用出口商品嗎,很遺憾,它的工業產能在這種外力干預、靠借債消費的經濟模式下,已經向其它國家大量轉移了,如果讓他勒緊褲帶自己生產商品來還,就意味著上述扭曲結構開始清算,甲國原來淨供應給乙國的錯配產能應該大量破產。所以以日韓中俄巴為代表的持續順差國家推崇的“出口導向”這種發展模式,及其對應的以美國為代表的債務經濟模式在本質上是錯誤的。“出口導向”這個詞具有很強的政府干預色彩,它意味著需以匯率干預為基礎,以淨出口(順差)來帶動經濟增長。這種扭曲實際上錯誤理解了經濟增長的真正內涵,經濟增長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國民的生活水平,出口的目的是為了什麼?是為了交換,甲國出口其具有比較優勢的A產品,是為了換來乙國生產的B產品,而不是把它以國債債權形式儲存起來。在這種扭曲供求關係下,這些淨出口以紙上債權形式儲備下來的所謂資產,最終將被證明是虛無的。如果沒有干預,沒有持續順差並積累外匯儲備,那麼將會變成出口國生活水平更多的提高上面來,即一國出口多少商品就會換回其他等值的商品,而更重要的是產能不會錯配,即甲乙兩國都有價值相匹配的產能互相出口,而不是甲國過多生產乙國過多消費。這種扭曲的供求結構,必須靠持續不斷的干預才能維持,但是扭曲的結構終將破裂,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以雙方對等交換為基礎的生產均衡意味著穩定和長久,而靠債務持續堆積和印鈔支撐的不均衡關係在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必定是要破裂的。

  扭曲供求關係的外力干預因素主要有:擴張貨幣政策、赤字財政政策、價格干預、各種階段性的產業刺激及其他各種行政干預等等。其中擴張貨幣和赤字財政是最最主要的干預因素,因為這兩種干預因素對經濟體的影響是系統性和全面性的。下面將分別分析這些主要干預因素對供求關係的扭曲機理及其後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