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媒:十八大報告的新語與焦慮

http://www.CRNTT.com   2012-11-13 10:39:26  


 
  十八大報告還首倡“實行黨代會代表提案制”,要規範黨內差額選舉,並“形成充分體現選舉人意志的程序和環節”。

  從一個外國人的角度看,報告中有關“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弱肉強食不是人類共存之道,窮兵黷武無法帶來美好世界”的表述,也讓人欣喜,這種用詞彰顯領導人對於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回想起來,在十七大報告說的是“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今年則是“繼續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可見高層責任感確實有所不同。

  不過,一些評論人對於本次報告“了無新意”的批評,卻並非沒有原因。其關鍵恐怕不外乎,一、報告對於一系列的改革並未提出落實方法,還不能鼓舞人心;二、願景式的目標,中國民眾這些年看得不少了,但是真正落實的不多,所以一份報告說得再好,人們也難激動。

  報告得到怎麼樣的社會回應,有時原因不在於報告本身,而在於當時的社會氛圍。

  兩天前一個北京朋友問我,幹嘛十八大報告還要說“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到底什麼意思?我想,與其批評中共堅持保守姿態,不如解釋為它面對的“改旗易幟”壓力巨大。這恰恰是中國當前的社會現實,儘管經濟還在持續增長,人們對於政府的執政合法性,對政治現狀是否應該與能夠維持下去,正開始打問號。

  當前,加速改革已成為體制內共識,社會求“變”的心理更強烈,當局承諾的改革步伐,有可能還滿足不了社會的期待,或者說,光說已經不夠,民眾要看到實效,看到具體實施與落實,還要很快看到變化。

  而這正是中共十八大所面對的真正挑戰——如何將全景式的改革藍圖落實。隨著信息的發達與民權意識的提高,民間積累的改革意願增強,中國改革的動力從官方轉向民間。對中國整體而言,這是保證改革不會回頭的積極信號;但對中共來說,卻意味著如不能掌握主動進行改革,則將“被改革”。當局面對的不只是壓力,而是潛伏的危機。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