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有戰爭罪行而未受到審判的裕仁天皇

http://www.CRNTT.com   2012-12-09 10:29:59  


 
  裕仁天皇的“模糊表態統治術”

  為了保護天皇不被攻擊,將天皇塑造成不會犯罪,也不能犯罪的神,裕仁天皇的顧問們對他有諸多的“限制”,限制他用直率的方式表達觀點,即使他在很多問題上有明確甚至強烈的觀點。而裕仁天皇也幾乎不向他的顧問以外的人透露任何信息。

  控制自己的情緒,盡量少說話,總是做出最高領袖的姿態,總是把真實想法隱藏在不動聲色中,讓一切決策變得“模糊”,這其中自然包括參與戰爭的決策。但是,二戰前,由於天皇擁有日本憲法賦予的無限權力,所以裕仁的任何一個心思,哪怕只是一點點小小的暗示,都將成為日本政府做出重要決定的依據。裕仁天皇一直在用微妙的方式使用權力,他可以用委婉的語言表達建議、警告、質疑,或者用意味深長的沉默表示反對。事實上,他的絕對權力使他可以通過很簡單的一句疑問讓他的內閣總辭職。比如他看似不經意的一句問話:首相,你認為總辭職會有什麼影響嗎?這一時刻,他的首相和內閣都會認為他們已經被解職了。毋庸置疑,首相回家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寫辭呈。

  這樣說,是有實例的。日本軍人在沈陽皇姑屯密謀殺害張作霖後,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兩次面見裕仁天皇,由於前後說法不一致——田中一開始向裕仁報告皇姑屯事件經過時,說是日本軍人幹的,並拍著胸脯保證嚴懲河本大作等日本軍隊的凶手;第二次田中卻因為受到日本陸軍的壓力,改變說法,說是中國的南方革命軍幹的。裕仁天皇對著田中的時候什麼都沒說,也沒有表態,但在田中第二次見他離開後,他對自己的侍衛長鈴木貫太郎隨口說了一句,田中前言不搭後語,見著就煩。鈴木把天皇的話原封不動地轉給了田中,田中被嚇傻了,立即內閣總辭職,很快就死了。日本人歷來都有說法,說田中義一是被裕仁天皇嚇死的。

  第二個例子。在決定執行襲擊珍珠港計劃的禦前會議中,裕仁沒有明確表態,只是引用了他祖父明治天皇的一句著名的俳句,說:“我視四海為兄弟,為何波濤如此汹湧?”然後讓他的官員和顧問們去思考他真正的想法。他忠誠的官員們,很快理解了他的明確意圖,發動了對珍珠港的襲擊。

  不過,也有例外。太平洋戰爭初期的巨大軍事勝利,讓裕仁忘記了乃木希典的言傳身教。從1938年1月到1941年12月,裕仁召集了八次禦前會議討論戰爭計劃,這還不包括幕後無數次的小型會議。在掌璽大臣木戶幸一的日記裡這樣描述裕仁得知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的勝利時的喜悅:他笑得像一個孩子。他說,“戰爭果實過於迅速地吞進了我們嘴中,爪哇前線的敵人在萬隆宣布投降,現在我們的軍隊與荷屬東印度敵軍部隊正在進行投降談判,泗水的敵人已經投降了,緬甸前線的敵人已經放棄了仰光。”這一次,裕仁忘了收斂,喜形於色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