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傳真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兩岸統一後就叫中國 體現誰也不吃掉誰

http://www.CRNTT.com   2012-12-25 09:35:12  


  中評社北京12月25日訊/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登載評論員富權的文章“兩岸統一後就叫中國體現誰也不吃掉誰”,內容如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英津日前在台灣出席“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並發表論文指出,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月前在北京提出“一國兩區”論,其內涵符合“一中原則”一中框架,儘管台灣方面傾向強調“一中各表”,但仍堅持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原則,這點值得大陸方面肯定。他認為,雖然“一國兩區”論述與北京的想法有差距,但與民進黨主張的“一邊一國”有根本上的不同,有其正面的積極意義。王英津指出,大陸提“兩岸一國”,就是回應“一國兩區”,是大陸方面向“一中共表”方向邁進的一次努力。但在從“各表”到“共表”的過程中,將會有一段“各表”與“共表”都存在的時期。當兩岸達到“一中共表”之後,從理論上說,兩岸一國中的“一國”,不排除可以是兩岸統一時共同締造的“新中國”,而這個“新中國”的國號則留待兩岸雙方通過談判來商定;兩岸之間可用一個國家(新中國)來共表,彼此在各自內部則以“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各表。他認為,大陸當局在鞏固“一中框架”的前提下,無須急著去解決“一中涵義”(即一中是中華民國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問題,應持續增加兩岸政治互信,累積彼此共識,等條件成熟後,再來解決一中涵義的問題。 

  王英津的這一論述,可在較大程度上解決海峽兩岸當局對“一中內涵“誰也不服誰”的問題,但尚未能解決兩岸統一後“誰吃掉誰”的問題,也就是“國號究竟採用哪一邊”的問題。其實,對此問題,鄧小平早在一九八三年六月二十六日接見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教授楊力宇時,就已找到瞭解決的辦法。當時他提出了兩岸統一之後的政策共有七點,其第七點就是“國號國旗國歌也可以改”。為此,楊力宇在會見後當即根據記錄撰文,並傳真給香港《七十年代》雜誌。此文刊登出來後轟動一時。但有關鄧小平接見楊力宇的新聞及相關談話內容,一直到一個多月之後,才以《鄧小平談中國大陸和台灣和平一的設想》為題,於七月三十日在《人民日報》上刊登出來,並將鄧小平的談話內容刪去了第七點,變成了“鄧六條”,後來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三卷時也是按此六條處理,此就是構成“一國兩制”理論的最初論述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